我喜欢看由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尤其是看书累的时候,我从来不否认看电视也是阅读小说的过程。
这段时间,CCTC电视剧频道每天午间13点至15点的《京华烟雨》,我在看。很多年之前已经看过此原著,又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分外亲切(该电视剧由同名小说改编。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导演说的,我只是引用)一部被自己喜欢过的小说,被拍成了电视,谁能不喜欢呢?可是,每当这个时候来临,我总是不能身临其境,总有些节外生枝的细节在困扰着我无法安宁。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到跟着感觉走,牵着它们的手?为什么?
所以,我刻意深刻的查询分析了原因,发现:不管是看小说在前看电视在后;或许是看电视在前看小说在后,我总是喜欢在它们二者之间不停的挑刺,比如,小说中我觉得很重要的情节,在电视中居然被放在在次要的地位或者被忽略的时候,我就很困惑,为什么导演要这样胡乱去改编原著,也不晓得事先是否征求过作者本人的同意还是征求过我们这些读者的同意,就这样改了,而且是改的面目面全非,就像我看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一样》,我就觉得导演把我山山姐姐大大的得罪了,这好叫我伤心哦(这句话,是宝玉也对林妹妹说的,我借用一下),为什么导演就可以这样自做主张呢?为了提高电视剧的收视率?我的这个解释,或许是最得体的吧。我这样想,是为了给导演一个解脱,不然我会继续抱怨他们的,别人改编得也很辛苦啊,不是吗?吃不香,睡不寐,可最终被我挑刺,很不换算的呀!又如,看电视剧在前,我觉得好看,就会情不自禁去买回原著看,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这样好的故事,电视上说的为什么和原著相差的十万八千里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我觉得导演改编的好,比如和我的思路是一致的,我就会很得意的夸奖他,就像夸奖我自己一样。我在看《暗算》的时候,就是这样感觉的。那段关键时刻的对白,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句句一样。嘿,真好,可我立马就会怀疑是不是导演觉得这不好改编就不改编了呢?总是,我抱怨导演的时候多,我没有抱怨作者的习惯,我总是站在作者的一边。不是吗》人家写一篇小说需要付出的肯定比导演多。
过去,总有在看此类电视剧的时候,手里拿着原著和电视对照着看,可很多时候都是越看越伤心,现在我索性不这样做的,我都得不到一点快乐,哪怕小小的,我干嘛还要委屈自己呢?我傻啊!
嗯,还有一个遗憾就是看电视剧,因为连贯行强,少看一集,就会感觉再看下集的时候有些看不明白。要避免这个就只得每集都坐在电视剧前做个好观众,可导演也不会因为这样,给我颁个忠实观众奖什么的,他就可以得那么多奖,一点不公平。还有呐,就是我得承认很多时候我是个有低级趣味的人,对一些吸引我的细节,我喜欢看喜欢回味,电视么,给了我很好的直观上的满足,可反过来说就如同流水一般,过去了就过去了,想再回味,电视就让我失望了,可原著啊,虽然没有给我带来直观的感觉,可为了我回味的自由,想什么时候回味就能如愿,哪怕页数已翻过,再翻回去呀,举手之劳,可结果和看电视就是大大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喜欢先看过电视,再看原著,嘿嘿,爽啊!
所以,现在我总结出来的是:莫把原著和电视剧看成是一回事情。原著就是原著,电视剧就是电视剧。我的比喻是原著如同嗅觉,电视剧如同视觉。这样,我就不会相互抱怨挑刺了,还会看的舒服痛快。我现在看《京华烟雨》的时候,就是这样看的。在原著中看不到的们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在电视剧中看不到的可以在原著中看,不是吗?只要心态端正了,困惑就减少了,不困惑了,就不会在视觉和嗅觉之间徘徊了,不是吗?
再多说一句,《京华烟雨》的演员搭配的好,都是我喜欢的,陈保国(我的情人),赵微(我不粉她,我喜欢她的大眼睛),潘虹(N年之前,我在峨影见过她),还有赵奎娥,王晶,王亚楠(在我眼里,他一直就是帅哥),王刚,李勤勤、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赵微的演技更加成熟了,不错。
下集预告——《林语堂,让我们做情人吧》(这是我压抑在多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