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少则有,多则惑。人生在世,其实有很多追求的东西,比如金钱,名誉,地位;信仰,人格,能力,这些内部或者外部的东西构成了一个圆满幸福的人生。
或许有人会反对我这种说法,因为角色职业的不同,大家的追求也有相应的侧重点,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外部的物质利益占大部分,而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内部精神层面追求的东西会更多。
所以无论你是追求哪方面,一定要从认识自身开始,定位自己的赛道,因为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人生只有一个终点。
谈到定位,就会回到哲理的范畴,就是一个你来自哪里,在干什么,想去哪里的问题。我认为,你来自哪里远比你去哪里更重要,你的起点决定着你能走多远。在认识“你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里,认知水平是关键。
比如,如果你现在一事无成,想干出点成绩出来。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他的认知可能是,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人,我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成功的可能性会很低,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涂填困扰。可是对于有想法的人来说,父母们那一辈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没有那么多一展宏图的机会,我们现在的时代这么好,应该好好抓住机会试一试。
同样一件事摆在面前,不同的认知带来不同结果。这本认知是局势的思考和分析,即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当你认知的范围越广,你的选择就会更加的理所应当,正确的概率就越来越高。
你不会再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左顾右盼,你不会再因自己的一个错误而懊悔不已,不管你相不相信,就算世界再纷纷扰扰,变换无穷,你都还可以自由的存在,顺着你的方向,从一而终,世界都是因为来点缀你而存在。
我们普遍的认为认知就是情景带来的经验和方法,但其实真正的认知是底层的思维逻辑和本质。就如同牛顿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谈到质点从起点各方面的因素就可以推断他的运动轨迹和状态,这就是用已知的点解决无穷多的路径,即规律方法论,而量子力学原理,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不确定性的,我们能掌握的可变量是有限的,而所有的观点和认知,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模型,并不等于真相。
而事实上存在的许多学说和争论,比如说,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和阿德勒的动机论,谁的思维模型占了上风,谁就赢得了真相,你能说世界上存在唯一的真相或者客观事实吗,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较量,每个人看到的真相都是不同的,所以能从众多的真相中一眼分辨出来,能对抉择中做出理论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核心能力。
总结一下,构建完整人生的三部曲,第一,获得基本认知;第二,学习多角度的思考能力;第三,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