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看完《芳华》后,我看到了人性,看到了阶层,看到了善良,更看到了那个藏在荧幕下从未露面的孤单无助不被父母所爱的小姑娘----童年何小萍。
说实话,相比因为善良而被辜负的刘峰,我更心疼一直不被善待的何小萍。当看到何小萍精神失常后穿着病号服在草地上忘情独舞的时候,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眼泪突兀而来。
“白菜在冬天的地里冻的久了,一进暖和的屋里,就烂了。”她被世界抛弃太久,而突如其来的爱和关怀,撑破了她本就脆弱的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弗洛伊德所言:“ 所有的问题都来自童年。”
何小萍六岁的时候,父亲下放,母亲改嫁。在这个家里,何小萍就像一个多余的人,继父不喜欢她,弟弟妹妹总是欺负她,母亲更是对她不管不问。父亲下放后的这10年里,她没有享受过来自家庭的温暖,她的母亲没有抱过她,更是没有亲吻过她。唯一一次陪她睡,那还是她故意将自己冻感冒,高烧三天换来的。
父爱、母爱的双重缺失,让夹缝中求生存的她,性格自卑、内向而隐忍。她对自己评价极低,当受伤的小战士问她有没有心上人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配不上他”。
这个不被父母爱的女孩,从小到大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以至于到了知道亲生父亲去世的那一天,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她说,从小哭了太多了,都没有眼泪了。
02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何小萍缺的何止是被善待,她缺的是那种不被父母看见,不被父母所爱的安全感,这才是她精神疾病的最大诱因。
从小得不到接纳,使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这是一辈子都无法愈合的痛。而父亲母亲的缺位,又让她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对象,是不值得被爱的。而这种低价值感、低认同感,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低自尊”型人格的表现。
低自尊感是一种低自我价值的信念,多数来自成长过程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个低自尊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很失败,认为自身的成功都是碰巧。在机会来临时,不敢去伸出手去接受。
最重要的是,认为自己不值得去拥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这种性格的人脑海里常常有个声音在说“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
《芳华》中的何小萍就是个低自尊感的人,在其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
当她突然成为了英雄,一次次去做宣传做演讲,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就是个普通人”。突如其来的荣誉感让她惊慌失措,最后心理不堪重负而精神失常。
03
人内心的强大力量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爱。而爱的能力是后天习得的,是从自己的父母和主要抚养人那里学来的,是在反复的爱中体会和感悟中形成的。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缺爱的环境里,不但很容易成为一个低自尊者,长大后还容易变成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
我的朋友悦悦,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虽然家里只有她和弟弟两个孩子,但她却是家里那个始终不被看见的小孩。
从小到大,无论她怎么努力学习、乖巧懂事,不让父母操心。父母眼里都只有弟弟,从来没有重视过她。
在父母看来,她年年三好学生,都不及给弟弟买一块巧克力更招人待见。而她,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拼了命的对弟弟好。
如今,悦悦已经工作多年,他弟弟也早已经毕业,但每个月她还会雷打不动的给弟弟两千块钱生活费。因为只有这样,父母才会觉得她是有价值的。
悦悦通过讨好弟弟,获得了父母的关注。而工作后,她错误的认为,只要她对每个人都好,别人就会和她做朋友。因此,初上班的那几年,悦悦每到一个新单位,都抢着做值日,帮同事刷杯子倒水,周末主动揽活去加班。
尽管如此,同事们却并不领情,反而是日子久了,大家以为那是她理所当然应该干的。甚至,在她连续加班,眼睛都熬出血丝来的时候,同事还会把没复印完的文件往她那一放,而自己则去茶水间和人侃大山去了。
悦悦也曾经苦恼地说,自己活得很累,在家讨好父母,出门讨好同事,如此小心翼翼,甚至连别人一句谢谢都换不来。
悦悦这种性格的养成和她的童年经历脱不了干系。从小到大,她都是靠迎合、顺从、甚至妥协来换取父母的关注和认可。长大后,她也以这样的方式去迎合同事和领导,以期许别人对她另眼相看。
其实,她完全没必要这样做。
她没有必要事事讨好任何人,只需取悦自己就行。当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成了父母和同事眼里不可或缺的人。无需她去讨好,别人自然会主动往她身上靠的。
04
一个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从小缺乏安全感的女孩,还容易变地叛逆。
我的表妹,也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
九十年代末,曾经有段时间计划生育政策特别严。那一年,四姨为了生儿子,把刚出生的二妹从医院直接放到了姥姥家里。这一放,就是7年。
这7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二妹就像一件物件一样,东躲西藏地奔波在姥姥家、我家、大姨家。
四姨在生下三妹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的生了个儿子。就这样,趁着给老三、老四上户口的档口,二妹被接回了家。
遗憾的是,无论父母怎么补救,她都成了和那个家格格不入的孩子。
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回家出去打工去了。在外边打工的那几年,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和人打架。有一次,她和同宿舍的女孩打架,两个人都被带进了派出所,家里人从老家赶去,交了罚款才把她弄出来。
其实,二妹后来的变化真的不是她一个人的错。她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那几年,却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别人家。从小,没有吃过一口母乳,尝尽了各种白眼,被人欺负,被人嘲笑是没妈的孩子。
心理学家麦肯侬曾说:“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该被温柔以待。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自身条件有多糟糕,这些都不是我们不爱孩子的理由。
我们应该呵护孩子的童年,给他足够多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关怀。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是孩子,他才能像原装电池那样,电量满满地出厂。
芳华是一代人的芳华,也是我们的芳华,更是孩子们未来的芳华。我们的遗憾已经不可弥补,孩子的遗憾还来得及纠正。
趁着还有机会,请好好爱孩子。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赞许的眼神,对于孩子而言,这就是整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