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幅度高,并不见得就是一件特别让人开心的事。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之前的薪资低于市场价。我就是这种情况。
先和大家说下我的故事。
我是夏木,一个热爱摄影和音乐的地产从业者。本科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外企的管培生项目,前两年,薪资都由主导项目的总部统筹。项目结束后定岗,和别的前辈一样,薪资也根据业务单元及地区情况进行了调整。意思就是不但没多,反而还少了。老实说,我是怎么也没想到工资还会越干越少的。
定岗都是从基层做起,所以工作环境和内容落差比较大,加上薪资的调整,积极性非常受挫。当时我就有了想跳槽的想法,但那时实在没什么职场选择权,机会不多,还都是生存层面的激烈竞争,也不见得会更好,所以决定再争取往上发展发展。
到第四年的时候,职位和薪资都有了提升,细分市场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拐点,机会很多,我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就给自己设了一年时间的期限,努力跳槽。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薪资水平低于市场价这件事。确实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一份工作不会谈薪,后面几年对市场的关注也不多,有点井底之蛙,所以上次提到定期更新简历,保持和市场的连接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
接着说回跳槽。大家觉得跳槽有几个步骤?
一般来说会有:写简历、投简历、面试、谈薪酬这几步。其实后面还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环节:离职。这几步,其实每一个展开都可以说很多,但是时间有限,我就围绕后面四步重点说一下我自己觉得比较关键的点。
第一,在投简历阶段,多尝试,多摸索,不断锚定自我定位及求职目标。
刚开始我抱着海投的想法,看到感兴趣的公司或岗位都会投下简历,但回音很少。反而找我的猎头和HR比较多。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慢慢就知道了我这样的简历市场需求点在哪,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目标就清晰了很多。
身边有朋友吐槽说跳槽好难,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开始尝试,路慢慢就有了,就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有时我们的自我定位和预期不一定匹配市场需求,在议价能力不高的时候,最好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姿势,缩小和市场的差距,这样买卖成交的机会才会提高。
这里插一句,常用的求职渠道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比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企业官网、校友群或公众号等,我自己最喜欢猎聘。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低调的渠道——领英,我有朋友就是通过领英拿到了一个不错的offer成功跳槽。
第二,面试前做充足的准备。
当年校招,为了了解目标公司的工作氛围和真实情况,我用写毕业论文的姿势,上网搜了很多资料。不仅看官方渠道、贴吧什么的,我更专注民间渠道,因为觉得去掉滤镜更全面一些。那会微博非常流行,人手至少一个账号,帮了我大忙,我因此链接到了一个同校的师姐,后来的同事,并且提前面了基。其实回想一下,当年高考报志愿,我基本用的也是一样的方法。
这次跳槽,我还多做了一个准备——读行研。网上现在有蛮多渠道都可以找到行研报告。我当时搜罗了近两年不同机构出的报告,读的津津有味。从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是件蛮有趣的事情。有一些很有深度的报告,数据详实,研究面广,分析的维度多,非常多干货。而且有国外同行业的对比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预判。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升华一下,不仅目标更清晰了,面试也更有把握了。
还有一个准备,是尽可能多面试。面试也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结构化面试的模式都差不多,只要善于总结反思,很难没有进步。尽量不要一来就面最心仪的公司,因为面试发挥不好而丢了机会,实在太可惜。同时面试也是一个了解市场非常好的途径。
总之,面试前多做准备,好处多多。在这一步,目标公司的体制、体系框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这在后续谈薪的时候也会有帮助。
第三,如何谈薪?
首先需要明确,薪酬不仅仅是工资,还包括了各种福利津贴,以及一些不太显性的东西,比如工作时长、上级和团队、培训机会、发展机会等等,这也是大部分企业设计薪酬体系的思路。通常,企业会根据自己经营的策略去制定相匹配的体系,简单来说,薪酬框架就是为业务服务的。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产品销售型的公司,薪酬结构里奖金占比会比较高,其他底薪津贴占比低。哪怕都是高新技术行业,苹果和DELL的经营策略都不同,薪酬体系也会有差别。
所以不要只看工资,而且月薪和年薪是有一定的欺骗性的,更客观的还是时薪。和行业趋势、平台和团队相比较,工资只是短期收益。好的平台和团队,往往能给我们急速的成长速度。一稼老师在课程里分享自己职场经历的时候也提过,有的工作薪资非常高,职位也自带光环,但是加班严重,没有自己的时间,所以不会考虑。相应的,在谈薪的时候,也需要了解下非现金形式的福利,如果之前的一些福利津贴面试的新公司没有,可以尝试沟通,体现在工资里。
其次,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表,上面有不同职级对应的薪酬范围,每年再和市场数据做比较。招聘岗位的薪资预算,一般都会参考这个表,常用的几个标准线是50分位、70分位和100分位。50分位就是中位值,据我所知,100分位用的很少。不同行业、企业的分位策略不同,而且一般都是保密的,HR办公室薪酬组以外的人也很少知道。
那作为求职者,我们知道这件事有什么用呢?一旦和市场挂钩,我们的能力在市场上处于多少分位,基本就决定了我们能得到多少分位的薪资认可。就算偶尔有几个HR看走眼,多尝试,多拿offer,多比较就好了,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部分的内容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还是得在第二步,做面试准备的时候就先了解清楚,再有的放矢。玩游戏要想拿高分,一定要先熟悉游戏规则。
到这步还没完,离职也很关键,这是第四点,也是最后一点。
我到现在还记得带团队以后,第一次收到辞职信的那个瞬间。大概是毫无防备、心跳加速、面露慌张的。当然,后面收多几次就比较淡定了。但我还是在正式递辞职信之前,提前一天给老板发了微信,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第二天如约面谈时,才正式递了信。这封辞职信其实在一年的时间里,改了很多次,在确定接offer的第二天,就直接打印签字拿来用了。
整个面谈的过程我都比较真诚,开篇就和老板提出,并不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麻烦他帮我争取任何升职加薪,也着重感谢了他的栽培。
回办公室后,我做了一个倒计时甘特图,把一个月通知期里需要做的所有工作,以及开始、截止的时间都一一罗列,当成一个小项目每天跟进。这一个月里,除了正常的交接,我还主动推进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希望不留给下一任。
最后一周的时间里,带接任的同事拜访外部合作方,告知有工作往来的内外同事,最后一天群发farewell email,再退出所有工作微信群。严格来说,离职到这一步还没结束,因为在之后的一两个月里,还会陆续有前同事电话微信咨询各种问题。这也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机会,本着100%负责的态度,还是应该极致利他。
所以我离职一段时间之后,大老板来出差,小范围聚会的时候还会叫上我。后面我的这个老东家还给我抛了橄榄枝。都说分手见人品,离职也是。工作以来,我见过辞职后不交接闹着马上走的,离职后发朋友圈,吐槽前同事经常找ta问问题的,或者挖前东家墙角的...其实工作的圈子很小,山不转水转,这时候的利他绝对就是利己。
最后总结一下,跳槽的时间点很重要,选对时机,跳槽的效果会好百倍,所以自我升值的同时,也要持续关注市场。
其次要多尝试,多摸索。市场上稀缺的,永远是价高的,但我们的自我定位和预期不一定匹配市场需求,找到合适自己的跑道,跳槽效果再加100分。
此外也需要多准备,从行业、公司到职位,了解的越多,越有利于面试和谈薪,最关键的是,还能看清楚是否适合你。谈薪的时候,也不要只看工资,要全盘考虑。
最后,好聚好散,以一个优雅的转身离职,爱惜自己的个人品牌。
当然,最终决定我们身价的还是能力。上文提到的那位大老板,一个外国人,曾经是位优秀的金融从业者,当年帮一个孟加拉富豪服务时,进出都是军队护送。我们公司的CEO以前也是他的客户,后面把他挖来了我们公司,据CEO说,当时他压根没有谈薪酬。有实力的人就是底气非常足。他后面私下和我们说,当时的心态是“你们觉得我值多少就给我多少,要是做下来我觉得被低估,那我自然就走了”。他入职到现在七八年了,换了好几个国家,一路升职。
从找工作到离职,如果能运用好一稼老师教的100%负责,极致利他,结果一定不会差。换工作也有很多种途径,内部推荐、自荐等等。不论是哪一种,只要我们能积极主动,都可以攻克。我始终相信,不懂的就学,有问题就想办法,只要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结束分享之前,回答一下叮叮的问题。叮叮问,得做好什么准备就可以跳槽了?
我以前很喜欢什么都准备好才开始,所以听到”先完成,再完美“的时候,感觉观念受到了冲击~其实跳槽也是,我们每天埋头用心工作,又不是HR不是猎头,并不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别了解。所以一定需要尝试。真正开始跳槽,只需要一封简历。工作到一定阶段的话,简历挂在网上,自然会有机会找上门,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去找机会。总之关键还是先完成,再完美,立马开始做。
不过这个问题可能更核心的一个点是你为什么想跳槽?是厌倦了,不喜欢?还是焦虑,觉得干的太辛苦,太吃力?还是失落,觉得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也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跳槽不是唯一的解。有些问题跳槽以后还会存在。我对于跳槽一直非常谨慎,第一次跳槽是在工作第四年,我的很多同学那时早就跳了两三次了。这个没有对错可言,行业不同,发展路径和策略也不同。这里借用古典老师的一个观点,他说"好工作不是找到的,而是干出来的。"
怎么理解呢?因为看上去很完美的工作,往往门槛很高,竞争很激烈。而我们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看重的东西也不会一尘不变,所以本身我们的职业需求就是变化的。很多时候完美的职业,都是在当前这份工作的基础上,自己一步步调整、聚焦出来的。所以还是得回归到根源,为什么想跳槽。
谢谢叮叮的提问,让我今天的分享更全面,更完整了。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