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完一篇“东西”后,就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就找书看,填补、填补。
这天来到图书馆,因为春节刚过,图书馆的网站上不去,我想借阅的王小波的书就不知道在哪个方位的哪一架哪一层,没有办法,就只有顺着书架一排排地找。
站在高大的排满了书籍的书架前,顿时感觉到了自我的渺小,一种精神贫乏的渺小。虽然站在长安街上,看着几十米宽的高楼大厦也会觉得自己渺小,但那只是一种感官上的压力,而在图书馆,就会得到精神的自我救赎。
找着找着,眼神就瞄到了最底一层的《尤利西斯》,上、下册都在,我依稀记得此书是《人生必读的60本书》的其中之一,是一部世界名著,所以没有什么犹豫地就取了出来。
掂在手中,只觉得上册已被翻得“稀烂”,封皮还被图书馆用牛皮纸重新装裱,用钢笔手写上《尤利西斯》的书名,内里用麻线重新加固装订,但仍有好些“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页面;而下册封面是原装,内里基本是八、九成新。我有些纳闷,有些好奇,不明就里地抱着书回家了。
拣一个安静的日子,靠在床头,沐浴着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开始读起了《尤里西斯》。我按照平时的读书习惯,快速地一行接着一行,读了快两章的时候,我有点懵圈了,我竟然没有找到一点代入感,小说里说的什么?主角出场了没有?斯蒂芬是主角还是……没有办法,我只能借助百度了。
这一百度才知道,《尤里西斯》是1922年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属意识流小说。网传,没有三年的时间是读不懂此小说的,很多作家都不愿浪费时间去读这部“经典”,还有说法“教授花50年也读不懂”。那就是说,作家根本就不想讨好读者,爱读不读。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上册“稀烂”,下册还是“簇新”的缘由了。
我这个人却有个怪癖,什么书看了开头就一定要看结尾,再不好看的书也这样坚持,什么叫“轴”,说的就是我这样的。
《尤利西斯》的语言很优美,每一章的写法都不一样,甚至在一个章节里,有现代语,也有“之乎者也”的古文,第7章,第14章,第15章,最后一章,那几种写法,我真的是自读小说以来就没有见过。特别是最后一章,全部是以提问的方式,来将故事向前推进。比如:“水流回落了吗?”接着就是水的容积,流经哪些地方等等说明;接着的一个问题“(布卢姆)如何赞美水呢?”就讲“水有它的普遍性,它的民主的平等性,以及保持着它自身求平的权利。”还有什么“水的特性”等等,所以,这样的时候,看着看着,思绪就飘逸了。
读这种意识流小说,没有绝对的心理宁静,很难和作者达到共振。但《尤利西斯》的语言干净、漂亮,即使是妓院里发生的“性”的故事,下流却不会让你觉着龌龊,但没有《金瓶梅》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起来好看。
《尤利西斯》的作者知识面广,书里有很多关于哲学、化学、文学等方面讨论场景的描述,你得要先读《圣经》,《莎士比亚全集》等等著作,才能比较容易理解故事的内涵。
当我看到书的结尾的两个问题——“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我感到很茫然;当我合上下册书的书皮,我没有一点以前看完书后的意犹未尽;我循着书评整理、回味,仍然不能串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我真的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看完了它,依我的性情,越是不懂的越要弄懂,可是对《尤利西斯》我会再看一遍吗?那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再见了,尤利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