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八年老粉,同哥的新书一出立刻就买了,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看完。回家之后比较有闲,遂把书读完,开头我已经不记得自己看了几遍了。
这一次看书的时候感觉前面的一些观点很幼稚,开头对陈小武、陈桐、叮当他们的描述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主人公郝回归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他不喜欢自己的生活,想要寻求改变,可是他做了什么呢?作为一名大学讲师,他的职位八年没有任何变化,虽说有些规则的确肮脏,可是这里的他是否也过于单纯了?他不是一名刚出社会的大学生,而是一个三十六岁的中年人了,可是他对社会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的规则,却像一个孩子一样幼稚。
他说陈桐和陈小武完全变了,变成了那个曾经自己最讨厌的人,他们在领导面前低头哈腰,阿谀奉承,陈小武就是一副暴发户嘴脸,而陈桐则是一个可恶的官僚形象,他们再也不是当初的他们了。可是他们真的是这样吗?这几个朋友,那么多年的朋友,就变成这样了吗?
生活的车轮在向前驶去,而郝回归却好似在原地踏步,他说自己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可是他却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当我正在内心吐槽时,猛然想到,这不就是自己吗?这不就是许许多多的我们吗?
别人似乎都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生活的轨迹,糟糕的生活令人讨厌,对于这一切不想接受,可是却依旧缺乏改变的勇气,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讨厌的生活,看到别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还觉得他们已经变成了曾经他们最讨厌的人,可是难道这个自己最讨厌的人不是自己吗?这样的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呢?
郝回归回到了自己的十七岁,他和十七岁的自己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十七岁的朋友们和自己记忆中是一样的,但是他却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用三十六岁的思想去和十七岁的自己做朋友,这似乎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可是三十六岁的自己就真的能够理解十七岁的自己吗?
郝回归和刘大志、陈小武、陈桐、叮当、微笑他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是一起变化的,郝回归曾经以为自己了解自己的那些朋友,可是当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十七岁的刘大志和他的朋友们时,他发现自己原以为的理解只是自己以为。
郝回归本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十七岁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他发现有些事情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结果就是结果,无法改变。但是即使有些事情还是会发生,但是过程却已经不一样了,这是否就已经是最好的改变了呢?
小说中郝回归明白了一些事情无法改变,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就像陈桐的车注定会丢,刘大志注定被狗咬,微笑也注定会出国,只是陈桐的车不再是无缘无故的丢了,而是因为送自己去医院才丢的,自己被狗咬也不是因为痘木桶而是为了保护木桶。
虽然结果无法改变,可是这些原因却令人如此开心。
郝回归最后明白了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不管自己遇到了什么,我们都可以做的是对自己负责,之所以他又那么多的遗憾,有那么多的不满,是因为他没有对现在的自己负责。他以为现在自己的境况是十七岁的自己造成的,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自己没有对自己该走的每一步负责。
我们的生活过成了什么样子,都是自己所做的选择,每一步,都是自己所走的路。
自己对现有的生活不满,以为都是曾经的自己给自己埋了雷,导致现在自己变成了这个样子,可是这真的怪以前的自己吗?你现在的生活,就和你自己没有关系吗?
我们不能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回到过去,这个世界也不存在时空穿梭,曾经有的遗憾只会永远成为遗憾,曾经没有做的事情也不可能再给自己机会去做了,我们没有回到过去的机会,我们没有完成遗憾的事情的机会,我们有的只有现在。
当你在怪过去的自己时,有人已经悄悄超过了你,你只是在无用地抱怨,抱怨曾经的自己,于是你在无尽的抱怨中也失掉了现在的自己,于是你的未来也成了定数。
面对很多事情我们都无能为力,我们不能改变什么,可是我们却可以改变现在的自己,我们能做的是对现在的自己负责。如果我们都不对自己负责,我们又能做成什么?难道只是等以后再来怪这个现在的自己吗?然后人生就在无限的循环中度过,这样的人生真可悲。
路,是自己走的,现在与未来,也是自己定的,与他人无关。未来的自己会对自己满意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现在的自己。
我愿意在未来等你,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可是你会不负我吗?你会不负每一个阶段的自己吗?
现在刚看书时所有想吐槽的都没有了,当一个人知晓了各种规则之后,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本书有些地方值得推敲,有些观点可能也有幼稚的地方,可是这依旧是一本不错的书。
人是很复杂的,当我们在社会的染缸里浸染了多年之后,我们还会有最初的真心吗?我们还会保持最初的善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