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在前面
近日,微信公众号里,《芳华》电影的观后感此起彼伏,将70后,60后人们的心胸无数次地激荡摇动,同事,朋友,同学在观看时无不落泪回肠,把电影的情节,一次次地代入到自己那个曾经经历的,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相似的过去里。
不过,一位80后的师妹,在朋友圈发文:可能我不是那代人,环境和音乐的渲染丝毫没有代入感,可能镜头太爱旋转,闭着眼睛听了一半,故事线主次不清,差点提前离场。
看到她的感慨,我觉得非常理解:她们是在相对物质富裕的时代里长大的,无法理解在她们出生之前的时代里,有人为了一袋米、一次工分、一丈布匹而低三下四地委曲求全,只有实实在在经历过的人们才能理解影片中的角色们的做法。
02姑姑们的三分之一前半生
在小时候的我,一个小孩的记忆里,姑娘们(姑姑那一辈)的春春芳华总是那么地昙花一现,即使是这样,她们也竭尽所能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把青春包裹,把美丽张扬。
这份美丽,可以是一头自然的黑发飘扬,可以是一件大红的带着盘扣的棉袄罩衣,可以是一辆飞驰在乡间土路上的小巧自行车,更高级的是,一条用白色纯棉纱线钩成的假领,一般是衬在兄弟或父亲、男朋友中山装领子上的装饰。
小时候的露天电影场所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迪厅酒吧,是姑娘小伙子们的免费恋爱场所。一有哪个村子放电影的消息传来,留长发的姑娘们在晚饭前下工后,赶紧烧水洗头发,用干毛巾把头发甩干,到现在我还记得她们甩头发的优美动作,认真、虔诚,完成一系列动作:先是把头发包在干毛巾里,再用毛巾揉搓,最后是甩发梢,最后带一把木梳在口袋里,每隔几分钟,拿出来梳几下,有时微风助力,更平添了一份从容和酒脱。晚饭后,洗好脸,冬天要揸上一点百雀铃,叫上三两个闺蜜,妥妥地出发。
大部分去看电影的人都要自带凳子,比如我们这帮小孩,更是吃力地扛着长凳或方凳。这时这些批着长发的姑娘们就有了特权,早早儿地,她们的倾慕者们准备好了凳子,摆在前几排恭候她们的光临。于是,从暮色未起之时,就有一些小伙子们四处搜寻那个意中人的倩影,也许黑暗中无法眉目传情,但就在我们这些小孩睡意昏沉中一激灵清醒时,电影已到了结尾,姑娘小伙子们已以他们的方式私定了终身。
然而,她们的芳华并非总是这么美如人意,这么罗曼蒂克。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上学上到高中是一件奢侈的事,读到初中毕业也很少。大部份女孩因家里要做家务,或带弟弟妹妹,很早就跟着母亲一块挣工分。到了十七八岁,就由乡里的媒婆们,说一个好人家嫁了,第一次相亲,是跟着母亲、婶婶、舅妈等一块去,由于自小在家就听父母的,终身大事自然也就由母亲拿了主意。
因为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世上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外,还有通过自由恋爱这样的方式,走入到婚姻之中去。
中国的传通,以极大的妇女隐忍为代价,维护着家长们的特权。即使是出于青春萌动,有了意中人,如果是个家境不好的意中人,如果不是性格倔强的姑娘,就只能从了父母的意愿,了断情愫,成全现实。
02 姑姑们的辉煌转机
我两个姑姑都是自由恋爱,应该承认大姑当时是早恋,初一就开始和姑父恋爱了,姑父给爷爷家打扫了几年卫生,做了几年家务仍没换得爷爷的同意,后来,姑父求助于我爸,我爸做了几年的思想工作,他们才结婚,那年,姑父已27岁,放在现在也是标准的晚婚。
小姑是高中生,心气比较高,毕业后到了镇上绣花厂才恋爱,但她看上的是一个修自行车的小伙子,爷爷一打听,又不同意了,因为这小伙子太能闹腾,在镇上经常打架,当时算是尽人皆知的混子。遇阻力后,这个小伙子痛定思痛,改变了策略,在爱情的感化下金盆洗手,还经常给我们家送方便面(当时的奢侈品),也是由我爸作了主,这小伙子才成了我小姑父。
村里甚至发生了换亲的现象,妹妹们为了给哥哥们娶亲,没有任何选择权。所以在我心目中,一向讨厌媒婆,觉得她们大部分时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极尽巧舌,就是为了骗吃骗喝。
值得庆幸的是,江南这一带的人们,无论男女,都是很顾家的,一旦尘埃落定,组成婚姻,都会安静地过日子,家庭暴力基本不会上演。
时代的年轮一下子到了八十年代,包产到户,私营企业,队办厂的成立,使姑姑这一代人忙碌了起来。计件工资制使得大大小小工厂的工人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家里的缝纫机长年累月地急促劳作。
到年底姑姑们拿到了长那么大都没见过的人民币,实现了姑姑们第一次的人生得意。
那一刻,一种自我主宰的自豪感和安全感,牢牢地镌刻在姑姑们的心里。
03 姑姑那一代人的二次芳华
于是她们把没有读够书的热情和遗憾,转嫁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在她们心里,家里出一个高中生,就是书家门第了,况且我家已有父亲和小姑两个高中生了。
随着和小姑同一年级的堂叔考上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村里沸腾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诞生了。
各家的家长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自家的孩子,360全方位评估,多维度从基因、机灵度、反应度等方方面面观察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自那以后,又有另两位男生考入了南京工学院,有两位堂姑姑考入了镇江师专,后来,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女生。
应该说,这背后,姑姑们一直在督促我,除了经常过问成绩外,还经常请瞎子给我算命,次次算都能考上。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必胜的意识占了上风,因为,我根本没有退路,没有一条让姑姑们失望的路。
九十年代后,我们村成了全乡镇最重视孩子学习的村,因为村里有一位名师,更有一群明智的家长们,姑姑那一代人的孩子们,在学习上互相攀比,你追我赶,考上名校的比比皆是,西北交大,人大,苏大等。
姑姑的同龄人们,在芳华稍逊的年代里,用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家庭的小康生活,让他们的子女,有机会闯了出去,在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一二线城市成家立业,姑姑们实现了人生第二次芳华的绽放,绽放在心里的生命之花。
04 姑姑们的余热依然灼灼
现在,姑姑们都到了六十左右的年纪,但她们依然奋斗在儿女们的主战场里,操持家务,作工补贴家用,辅导孙辈的作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依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
上次回家,父亲说起村里大部分的老人,都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话外音就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所以,我们在看《芳华》时,不必为逝去的年华失意,人生浓缩的年轮芳华,不只是存在那些青春表面里,更可以隐藏在自强的内心里,我们的每一根肋骨,都足以撑得起世事的艰辛。
愿每位姑姑们,都会在箱底,有一件红上衣,在每年的流年骄阳里,晒得出那灼人的红艳艳,这份艳羡,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