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急速搜索上一部看过的电影,跨过确实也看过的几部院线影片,思绪停留在了《英国病人》,漫黄的沙漠,分明的五官,仿佛一直年轻着的两个人的一生。连悲伤的结局,也是悠悠的。即便许多人诟病它的道德准则,我也让它顺其自然了。
最近,我也觉得时间悠悠,或缓或疾的记忆总是不经意间冒出来。 想到童年的小皮鞋,想到高中时期读三毛而落的泪,想到白色帆布鞋和夕阳下的操场,想到扮演梅兰芳的黎明,想到包容了躁动吞吐出温润的华师大……似乎又确凿,那么近又那么远。有时候会想,遇见世界,难道也真的是生命在不断与这个世界告别?
某日,迷上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总也不老》,读了无数次感觉也表达不了对她的挚爱,仿佛我在酝酿什么。爱与烦恼,心与眼泪,都不会老,老的只是皮囊。简直是造物主要展现它的威严,以为的蜕变其实只是在原地重复着同样节奏的踏步,连老去都不可实现,遇到曾经的那些“我”,便只有掩面而泣了。希望我们都有一个可去的未来,有个明媚。
来来往往,这悠悠中,似乎能更清楚的感知到气质的流转。和谁近了,和谁远了,又在什么位置审视你。看多了,也就陌生了,缱绻丰富也就沉寂了。
让丰满而矍铄的灵魂喑喑低语的,想必是这寒冷的温度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