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走进本篇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关键对话》这本书。
初次听说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会,然而由于个人原因,在最近才接触到这本书。
回到正题,这本书中,感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保持维持对话的安全感。当对话缺乏安全感时,无论是我还是对方都会对这次对话出现抵触情绪,以至于逃避。
图片来自网络
在保持安全感后,要寻找建立双方的共同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陈述法来进行交流,分享我看到的事实,试探性的说出我的看法,然后鼓励对方说出对方的看法。不断增加共识。
图片来自网络
在书的后一部分,写到,明确内容,这样才能让关键对话站住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班主任在分配班里任务时的做法,将每个人要负责的部分明确出来。“人人都有责任就是没有责任。”此言不虚。在分配任务时要思考行动人、行动目标、行动时间、检查方法。优化结构,尽量全面的思考。
在进行关键对话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要陈述那些客观发生过的事实,这才会降低争议,容易让人接受。必要的时候要用小本本记出所需要注意的点来提醒自己,以及发生的客观事实,注意是事实而不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经过。
在书中有介绍如何制定决策,书中说明了有顾问式、命令式、投票式、共识式。这其中各有各的不同,顾问式的特点是决策者爱做出选择之前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出现了什么事找某人商量;投票式最适用于强调效率的决策场合;共识式意味着决策者必须讨论到所有人都取得一致意见。
虽有方法,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书中的技巧还是需要不断的在生活中练习打磨。
若是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感谢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