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就不用多介绍了,读书这种事也没有必要抬的那么高。毕竟最重要的在于一句话:读书有什么用。何止是读书,进入社会后首先要看看有没有用。读书分两个阶段,上学的时候和进入社会之后,上学时候大家的目的基本是一致的:考试。为了考的好,途径也只能是唯一的。进入社会环境变得复杂了,每个人要应对不同的环境,读书这种事也就不能成为唯一了,甚至于越来越被淡化与功利化。也就大致分为两派,无用派和考证派,其实他们是一样的。考证派显而易见就是考取证书,然后挂靠或者从事那个行业,目的简单粗暴不需要掩饰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也就是看书首先要有用。无用派本身也不考证,更不会觉得读书有什么作用,而现实的情况也很有利于他们。
有些东西不便多说,程度不到说了也是白说,反而留下把柄。其实这就是看书的好处。在胡适看来读书有三个作用,其中我觉得第三条有必要说一说: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
因为看的书多了,自然会各种情景的代入情况。类似于心理学社会学的书,甚至于更加直接的工具书都可以提供现实中的问题解决方案。现实中我们不可能什么情况都能遇的到,而在书中就可以。读这类书就好比打了疫苗一样,等到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就可以触发特异性免疫系统更加高效有针对的解决问题。当然,读书如果仅仅只有这种功能,其实可以不需要提到那么高的地位,因为你可以临时抱佛脚。毕竟现在的信息的获取如此的容易。可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大部分人根本意识不到可以通过读书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总是用自我保护的方式去解决。失败之后一次又一次的运用之前的老办法然后试图去主观改变概率。
一种方法能否成功完全是概率事件,换据说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会偷懒的总结出这种结论:发生的就是事实,不发生的什么也不是。网上有个段子,你建两个大股票群,每天公布你的预测,然后把成果的再分为两个,以此类推。最终你的预测率是100%。然后你也就成为牛人了。其实和不读书的最大区别就是,看得到与看不到的区别。虽然电影危城里有段台词很有道理:看得透是死看不透也是死。但是如果你觉得无所谓了,也就不强求。
举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多承诺,因为只要其中一件实现了也变成为了事实。而且还会给人一种错误的感觉。比如我承诺了十件事,有三件完成了和只承诺了两件事完成了两件事。很多人会喜欢第一种。第一,他完成了三件事。第二,有这么一个推论既然可以完成承诺的三件事,那么剩下的七件事也有可能完成。其实就概率来讲,第二种的可以说是言必行行必果。每件事在他那里的发生率基本接近100%。第一种,可能每件事发生的概率只有40%。那么就会有一种诘问:你连承诺都不敢做,怎么让别人相信你。这是读书的悲哀也是读书的好处。君子重然诺,因为看到了事件的概率性所以他只能努力先去是概率变成百分之百再去承诺。这也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你所读的书必然改变你的思维模式,供给你思想材料。使你去思考一件事而不是盲从一件事。这就是读书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