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作者沈复以简洁生动的笔墨将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下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沈复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品味。
《浮生六记》,书如其名共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现存的《浮生六记》只有前四卷为沈复所写,后两卷则为后人所补。而我目前只读了前三卷。
文章所及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长不过两页,短不足半张,但这些小事连在一起,使我们有幸得以一窥沈复的生活。有和挚爱的嬉笑打趣,有和亲朋的觥筹交错,有和父母的误解隔阂。有游山玩水,有穷困潦倒,有伤痛欲绝,有释然豁达。记录平常生活的文字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万般解释,不过一“情”字。正是沈复对生活的热爱与真情流露,使得这本书可以被人们记住,即使相隔百年,也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沈复是令人羡慕的,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衣食无忧,又有一个可爱有趣、知书达理、与自己相濡以沫、琴瑟和鸣、志趣相投的妻子陈芸。林语堂先生称芸儿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从前两卷我们也能够看出沈复与陈芸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两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做赋,品诗论画,虽然偶有与父母的误解冲突与钱不抵用的窘迫时刻,但两人仍能乐观的面对生活。不过这也为之后的凄惨生活埋下了伏笔。
沈复也是令人扼腕叹息的。由于弟弟启堂的从中作梗,沈复被迫离开家门,与自己的子女分别,携妻子流居在外,长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在安徽绩溪、江苏青浦和扬州、山东莱阳、湖北荆州等地做幕僚,也曾弃官,以卖画为生。穷苦是他一切痛苦的来源,由于穷苦,他不能与妻子定居一处,过着安稳等生活,也不能将子女接来与自己一切生活,更是在妻子重病时无钱可医,眼睁睁的看着妻子离自己而去,却只能空叹“竟尔长逝!”但究其原因,也离不开沈复自身性格的软弱与封建大家长制度对人的压迫。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也是本书起名的来源。人生漫长而坎坷,惆怅与悲伤往往才是我们生活的基调,我们要经历多少风雨,熬过多少困苦才能获得短暂的欢愉。待到最后,叹一句“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方知浮生二字,莫过如此。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