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承接上文,是为了弥补昨天说的那份随文附礼。也就是关于我之前运营个人账号的一些经验分享。
有必要先说一下背景:
我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废寝忘食地研究自媒体写作,也有一小段时间的小红利期,积累过一点经验。这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一篇文章300后,我收手了》中讲到过。尽管我自己对盈利式写作早已弃之不用,但上篇文章反响还可以,也有读者留言,想交流心得,于是我就想着给整理几点系统性的东西。刚好周末,有时间码字:
从图文讲起吧!先讲整体需要注意的,再拆分细节单独讲。
在各大平台写的文章,一直以来都叫做图文,顾名思义,图和文,两者同样重要。图比较直观,可以牵住浅层读者,文讲究内涵,垂直地深入或者观点突出,可以获得优质作者青睐。浅层读者,是流量的来源,优质作者,是人缘的塑造。人缘有时候非常重要,这就相当于简书大v给你点赞,会被很多人看到,从而增加你文章的曝光和门面。
图文的搭配是首要的,图又必须对着题,因为读者在选择读之前,并不接触正文,只能先看标题。图片可以论证标题,或者反着与标题对比,形成冲击感,这样才能让读者做出视觉停留的冲动,也就是产生兴趣。
此外是题目,题目是最讲究的一块,单纯说题目都可以拿出一整个章节来。题目,若非特殊场景,首要的一点,就是和读者有关,这种有关如果在心理层面上会更高级一点。
这个跟读者有关,可以是认知有关也可以是生活有关。
认知有关
常见的认知有关就是热点事件的应用,大家都在对热点事件有比普通事件更深入的了解,对同一热点,大家差不多会达成一种共识的,这时候如果你的观点给这一原生认知造成冲击,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点。
生活有关
常见的生活有关,就是针对运营账号指定受众而言的,你的账号面向大学生,你就需要用他们的经历,比如讲爱情《我其实很高冷,但是你不一样》,比如讲食堂《阿姨的手,求求别再抖,我不减肥》,比如说讲学生会《简历被拒,因为我当了四年学生会主席》。像这样面向生活的,需要作者考虑的一点是,我想调动读者的什么情绪。这种情绪在看到我文章的时候被触发的概率有多高。
图和标题,是第一步,这一步只是这一篇文章阅读量的风向标,不代表你以后都可以有很高的阅读,要想培养长期的读者,稳定的高阅读,内容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有的账号好像就一篇文章阅读量很高,其他都是注水文章,原因只是他概率性的捕捉到了读者的兴趣点,凭借标题和图片。
所以如果可以走好图和标题,其实是有可能一直得到高收益的反响的。
但是,内容时代,要想长期发展,还是需要有东西在内容里。情感类文章需要细节处理引发共鸣,历史类文章要情节合理讲述清晰,论述类文章需要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这才是考验作者功底的,需要不断的通过读书输入才能有效输出的东西。
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文章,就算标题文章没有配好,也可以收到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的认可,这才是人气的积累,而不是短期数据的貌似乐观。
一篇图文大致就这些东西,题,图,内容。
倒是有一些对症下药的方法可供参考。
对于题,首先是要看的多,不是简书里面这种个人情绪很相关的题目要看的多,而是要多看百万爆文的标题,现在平台都可以看到文章阅读数,可以把那些标题收集起来,反复观看,对照别人写标题的思路,看看和自己的思考有什么不同。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可以看最近的热点,然后自己编写几个标题,等到有百万爆文出现的时候再去对比差异,我曾经一次性对比过超500个标题,后来发现,标题写的确实水平高了一些。
对于图,就需要一些艺术细胞了,配图是天赋活儿,讲究的是个人喜好,但是不考虑图片效果的话,可以从图题搭配的角度选图,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最后对于内容,说实在的,这是最容易又最难的,因为需要反复的读别人的优质文章,这还不算,要想写的适应这个自媒体风气,还得学会拆解内容结构,自媒体是有话术的,这个因人而异,如果有机会去拆解同类型文章几十篇,你就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了,这个技巧,简单是简单,做的人倒是不多,总以为自己可以写出来,结果写出来,也只有自己能看懂。
讲完了,多是一些很浅的东西,我在写的时候,觉得有一些东西还有很多可讲的空间,还是留给下次吧,就光光这点个人经验,也不知道读者认不认可,赞不赞同,总之共勉吧,写作多多少少也沾点技术活的性质,技术活,就没有不讨论不交流而能够进步的。
昨天的随文附礼,也算是交代了,我也是个言而有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