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教育孩子,一边自我关怀

01 孩子不好好吃饭

今天晚上,我做了份爱心满满的蛋炒饭,考虑到孩子最近便秘,因此特意在里面加了点碎菜叶(还是他最近喜欢吃的快白苗)。

谁知,叫他过来吃饭时,这个臭小子一看到里面有蔬菜,就各种不愿意!

玩乐高、拖延吃饭、说不饿,他想着各种方法拒绝用餐…

看着他这样挑剔,我气炸了,于是对他威逼怒吼。

之后,他极不情愿的吃了几口,然后就说饱了,随后拿起酸奶来喝。

我知道他撒谎了,此时心中怒火快要烧到顶点,我威胁他说,“你再不把这碗饭吃了,我就去拿衣架打你!”

“好,我吃!”臭小子极不耐烦地回应着。

看着他吃了,我心中怒火渐渐熄灭。

不料,他吃了几口之后,一边小心地把碎菜梗挑出来,一边念叨着说,“有蚊子在这里飞,我担心他掉我碗里!我不想吃!”

我感觉要被气死了,于是深呼吸几口气,压抑着心中的怒火😡

然后,我想起之前他吃饭时挑食的情景,此时的我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痛揍他一顿!

我心里嘀咕着:“臭小子不懂得感恩!我这么辛苦、每天小心地问过他后才做的饭,他却挑三拣四!我就该让他饿死!”我这么想着,内心已经翻江倒海。

吃到剩一半的米饭的时候,他说,“妈妈,我吃饱了!”

我不想再因为他吃饭的事情气死自己,就没好气地说,“你自己去把碗洗了!其他的碗我都洗过了,我不会替你洗这只碗!”

“那我这些饭要怎么倒?”

听到他这句,我简直要气疯了!

“你不知道怎么倒吗?倒垃圾桶都不会?!”

他磨叽了一会,然后拿去厨房间准备倒进垃圾桶。

结果,不出意外,他撒了很多饭在地上!

“我来扫!”他赶紧说道。

我忍着怒火,叮嘱他要用扫把而不是拖把。

看着他拖着扫把去扫饭粒,把饭粒拖得远远地,我恨不得跳起来扇他一巴掌!

“怎么会这么笨!叫你轻轻扫,你还是拖着扫把。这样米饭不就搞得粘在地上了吗?还拖得那么远?!整个厨房都要被饭粒粘着了!”

我实在忍不住袖手旁观,便起身抢过他手中的拖把,示范给他看扫米饭的动作。

我一边扫着地,一边感觉胃胀胸闷,心想,“还不如我自己来!”

这顿饭,以我气急败坏告终!

事后,我命令式地叫他去洗澡,他很麻溜地去了。

02 自我关怀

等到他搞定,我也收拾收拾去洗澡。

就在花洒把水溅到我身上的时候,我回想刚才的战争片段。

我意识到:“刚才我经历了一个艰难时刻,跟挑食的孩子就吃饭的事情争吵真是让人无助、烦躁、恼火!可是,这种恼火时刻每个人都会有!现在我需要对自己好一点。“

我学着用《自我关怀的力量》书中的技巧和方法(秉持静观--人类共同体验--善待自己),去调节这颗无助、疲惫的心。

虽然这几天我都在看这本书,但我还是常常被生活琐事激怒、烦扰。

我自以为,我懂得了道理之后,就能做到转变思维模式和反应方式了。

可事实是,转变思维模式和反应方式本就是很困难的事。它不仅牵涉到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改变,也涉及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相关信念的调整。

比如,要养成自我关怀的习惯,首先要改变一个核心认知——“自我批评能够使人进步“。而这个核心认知又跟以下信念相关,“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不批评就容易骄傲自满”“不批评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们在用许许多多的批评,帮助自己避免掉落、失败的恐惧。然后用这种恐惧,驱使自己往前拼。

可现实情况是,出于恐惧的往前拼搏很容易中断,很容易因为一些困难就停止、放弃。

因为,恐惧消耗了我们的心理能量,以致我们没有足够的心力去应对途中的各种挑战。此外,当我们恐惧地做着一件事时,我们很容易担心失败,这种对失败的焦虑分走了我们的注意力,以至于我们在追求的路上没法做到专注。而不能专注,是成功的大敌!

所以,在面对生活琐事的刺激时,我们一边要扫除这些大大小小的有害于我们的信念,而这些信念轻易不可撼动;另一边,还要学会慢慢抽离出来,一点一点地觉察,一点一点地改变。

这么繁琐、艰难、消耗心力的过程,当然不是一触而就的!

更别说,生活的琐事那么繁多,日复一日,重复消耗着我们。

也许,我们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实践自我关怀,让内心变得更加宁静、祥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