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解读)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与九九配合的道理,您说气的盈余积累,想听您讲一下什么是气?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岐伯说:这是上天秘而不宣的,是先师传授给我的。黄帝说:请全部说给我听听吧。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一个节气(候和气都是古时计时单位,反应气温变化的。气可以理解为节气,一年有24节气,每个节气15天,一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一候”代表5天,每一候都对应一种物候特征),六气称为一个季节,四时称为一年,一年四季,各个候、节气、季节、年的分配都有各自的预防疾病及养生的道理啊。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袭袭而来,各有当旺治病之时,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反复。
“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一年分四季,四季分布二十四节气,是始终循环没有终结的,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地循环下去的。所以说,不知每年阴阳道理之加复在身的变化,气之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成为好医生。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黄帝说:五行的推移,是始终循环没有终结的,它的太过与不及又是如何说的呢?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岐伯说:五行之气变化所立,互有其胜相克,从而有盛衰的变化,这是很正常的。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黄帝说:平气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这是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黄帝说:太过和不及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岐伯说:经书中有所记载啊(自己去查吧,赶紧多看经书吧)。
今天学习了候、节气之变。在这里多说一下,物候、节气的相关,物候也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物候是天气多年的积累。以下是节气及物候的变化: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谷雨: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麦秋至。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鹃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蝉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宇,又五日鹰始鸷。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鴠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大寒: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