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来,听见宝宝娘吩咐宝宝:“洗碗去。”
这令我惊喜异常。
人生都有第一次。
第一次学会帮助大人干活,第一次正式主动的劳动,开开心心的劳动,很有孝心的劳动。
可喜可贺。
宝宝毫无怨言的走进了厨房,第1次不是为了盛饭,而是为了洗碗。
她打开水龙头。
哗哗的水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挂9天。
“水开小点,水开小一点!听见没有,水开小一点!水小一点!”任凭她娘喊破喉咙,挡不住势如破竹的流水如三峡泄洪。
最后无奈她娘只得冲进厨房,对着这娃的耳朵大喊:“水开小一些。”
“哦。”这才听到。
据说白天已经观摩过她娘的操作。
先放水,再挤洗洁精,一手拿碗一手拿抹布,这个流程是对的,可是…
可是,许多细节是错误的。
比如直接把洗洁精挤到一大盆水里,为什么不先把抹布打湿,然后直接挤在抹布上。
再比如为什么不一次性把碗筷全部洗好,然后再统一放清水清洗,既省了水,又省了时间。
程序不一定非得按部就班,但是脑筋必须要动,先确定目标,我到底是要做什么?我怎么朝着这个目标开始做?我怎么有效地、简单地达到目的的做!
你看她…
一根筷子可以放一盆水洗。
一大盆水里都是洗洁精的泡泡,简直可以做泡泡浴了。
水池的台子上沟渠纵横,波涛汹涌。
我作为“联合国常任观察员”,评价道:“你在开始做之前还得学会观察,哎呀,水不是这么倒的…”~我还没有说完,她一掀脸盆,一大盆的清水哗啦啦掉了。
她认为碗筷勺子和锅铲都已经洗干净了,再放半盆清水,专门清洗脸盆,一面哼着:“啦啦拉啦拉啦,拉拉啦啦啦…”
看上去一切都洗干净了,实际未必哦。
比如拿在手里的抹布。
水一冲都是泡沫,她一只手攥紧使劲捏,那有什么用?
“你得上两只手搓!”我说道。
终于好像洗好了。
她把盆丢到水池里,回转身走向客厅一面说道:“好哩。”
“好了吗,收工了?”我问。
“嗯。”她笃定地点点头。
对了,碗筷勺子还没有摆回筷筒。
“还有那个台面上?如此糟糕。”
“电饭锅要摆回电炉膛里,你得先把水擦掉,不然会触电,抹布根本就没洗干净,不要那么一点一点擦,抹布要大范围地的擦过去,把抹布抻开擦,不要怕它痛。还有一个锅铲要挂到墙头钉子上,可是垫着脚尖也够不着,怎么办呢?”
“拿凳子。”
“拿什么凳子?你拿着锅铲底上,你不就够着了?”
“够着了。”
宝宝说:“没有底上这个词,只有底下这个词。”
“对,底下。”我这是慌不择言。
宝宝第1次洗碗,碗一个也没有打掉,这简直就是万幸了。
想想看达芬奇画鸡蛋,不知道他打碎了多少的egg~简直可以救活了多少个意大利濒临倒闭养鸡场。
还有哪些奥运冠军选手们,不知道打破了多少世界纪录。
宝宝第1次洗碗,堪称完美~虽然浪费了一大堆水,浪费了许多洗洁精,还可能没有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