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一书阐述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行为技术怎么不用行为艺术四个字呢,细读之,觉的技术这个词用的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不感性,真正符合断舍离精髓。
遵守第一条原则——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前几日睡前翻看手机唯品会,看中一个品牌包包,觉得一个包刻的皮纹很好看,另一个银饰配件手工制作的很有创意,再看一个觉得黑白牛皮编织的也很棒,选择困难综合症的我最终将三个包都一起买了回来,幻想着什么场景每个包的如何配衣服如何配鞋,顺带还买了一条裤子进行搭配,读完此书后,于是收货后就果断地退了,想想这就是执念与贪婪,断了对物质的追求,也就断了欲望与念想,此次没有犹豫不决,东西寄回那一刻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
执行第二条原则——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上个月将家中收拾的旧鞋、旧衣服打包决定处理了,收拾好因为不舍扔放家中一周,一周后决定送到小区回收箱中,送到那回收箱撤走了,又将几大包抱了回来,继续堆在家中一周,就这样在犹豫不决中几大包“垃圾”堆在家中快一个月了,因儿子读书与学校近住的小面积公寓,走路都觉得碍事。今天终于送到楼下垃圾桶旁,到小区门口买菜回来发现都已消失,想想带走的人一定有她们用处,竟然没有不舍之感了,倒欣慰了许多。
参照第三条原则——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由空间。
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由于工作原因需要人脉广,于是加我好友来者不拒,看了一下1258名好友,210个公众号。细想我的朋友不多,哪来这么多人,即使工作需要偶尔发个朋友圈,这些人又有几个能够给我带来帮助呢,关注过的公众号又有几个对我有帮助的,要么这个单位宣传,这个人需要投票,要么心灵鸡汤的文章。朋友圈充斥着美食、服装、广告又有多少是我真正需要的?不用回答,答案就在那里。于是删好友,精减朋友圈,删公众号,感觉如一场革命,好友1000名,公众号保留了76个,其实还可以删,但是却不能一下子做到。计划每日养成整理手机的习惯,让不必要的离开。
断舍离从行动开始到心性的净化,是禅修的实践,将是人生的一次升华。希望在练习的过程中看到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