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担心在孩子面前争执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但又控制不住不吵架,毕竟两个性格各异的人天天待在一起,各种价值观不统一造成的摩擦龃龉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又不是圣人,能做到完全不吵架,不红脸,如同童话里公主和王子,一走进城堡结婚就开始了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美妙的一生。
任何凡人都做不到永远不吵架,磕磕绊绊总免不了。那怎么办呢,为了不伤害到孩子,需要每次吵架都躲着吗?非也,刻意隐藏只会让孩子更担忧。孩子虽然小,对父母情绪的觉察可是很锐利的。这有孩子的父母都能感觉到。你的情绪时刻牵引着孩子的感受腺。在孩子面前,真实的展示你的自我,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毕竟,谁都无法永远生活在一团和气的真空里,早些接触好或不好的真实信息,只要父母处理得当,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还能避免孩子长成一个两面三刀的伪君子。
需要注意是,发生的一切负面的真实信息都要在孩子年龄可理解的范围内。比说你在两三岁孩子面前打人,她就无法理解了。即便你是在勇斗歹徒,也不适合给低龄儿童看到。家庭里动手更不用说,孩子一般都是爱妈妈多一些,这样做只会让她学会仇视你和打人。所以吵架的前提是不能动手,动手不光是行为low,也会让孩子习得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之思维。这一定不是作为亲爹亲妈的你乐意看到的。还有吵架的声音,如果你不想孩子将来变成喜欢大声嚷嚷的咆哮马,就管理下自己吵架的姿态吧。
我们再来看看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通常有三点:
一 吵架的当时,年纪小的孩子会极端恐惧,无序失控的感觉,好像世界末日宇宙大爆炸了。孩子无所适从,完全僵住了,严重的呼吸暂停。
二 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孩子小的时候以为周围都是围绕自己转的,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来看待的,以为周遭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都是由于自己不好才发生的,自己伤害了父母不是个好孩子了。
三 对大孩子来说会担心你们吵架造成关系的破裂。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分阶段看待。在孩子还完全不能明白发生了什么的0-1岁,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会惊吓到孩子,这么小的孩子一定会被吓哭,不要以为吵完了抱起来哄哄就了事了。一岁内孩子也是有记忆的,具体事情记不清,恐惧的情绪却是可以记得很久很久的。荣格曾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很多心理问题都是产生在孩子0-3岁期间。甭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在她面前为所欲为。
孩子1岁以后,能够明白一些事情了,在不可避免的争执发生后,要抱起孩子告诉她,很抱歉,爸爸妈妈又吵架了,我们因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同,产生了分歧,不过我们很快就和好了。你看,我们刚才拥抱了,跟你们小孩子吵架一样,吵完了一会儿我们就和好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跟你没有关系。是爸爸妈妈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今后也会尽量减少这样的争执。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这样的事情说过几次,她就会明白了。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在两三岁就会制止父母的争吵了,这正是没有刻意隐瞒吵架,同时养育孩子相对宽松的家庭。孩子再大些,父母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怎样避免吵架的发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沟通。这些积极的做法会促进孩子的沟通和思考能力。
有个来访者诉说她的童年,父母隔三差五的吵架甚至头破血流的打架,父母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让外人知道不好,就每逢吵架紧闭门窗,在一个小房间里吵架打架,最要命的是要求她在一旁坐着,免得她出去乱说或者找爷爷奶奶搬救兵。她在长大后回忆这段,痛不欲生,觉得自己人生充满了习得性无助的无力感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她也的确从搬着小凳子坐在房间里的一角看爸爸妈妈打架开始,从最初的充满惊恐无能为力到后来的面无表情,她在这种充满无力感的亲子关系中习得了习得性无助,逃避一切亲密关系和身体接触,直至彻底变成了生活的旁观者。她向我讲述这个过程时,面无表情,好像在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有常常不知道怎样表达情绪的困扰,别人向她讲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她不知道该怎样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机械的评价对方这件事情的是非。当与他人产生冲突时,她会像速冻饺子一样紧急冻住在当场,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脑子一下僵住了。总是尽一切可能逃避人际关系,把一切力量都用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技术或学习上。所有不能掌控的事情,都避免参与。在外人看来,她就好像一个面无表情的死宅机器人一样。通过系统的咨询,她自觉自己的情况想有大的改善没有个三五载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
谁都不想孩子变成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