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赵晓箐事情(微博#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今天上海浦东警方给出了回应,评论一路倒戈,且不论官方辩解是什么,简单说一下现在的医疗行业。
临床医生五年制,一般医院起点就是研究生,现在还要规培三年,考虑到时间问题,很多医院可以把规培和研究生三年合并,规培期间医院出一部分补贴,导师发一部分经费,家长再贴一部分,就这样一位医生培养下来差不多二十七八岁,读博还有到三十来岁的。
一开始进临床,二十四小时不带倒班的,大夜班小夜班晚值班,写不完的病例交不完的班整不完的材料熬不住的班,医生从来都是压力很大的职业。
有人觉得主任副主任的时候多牛气,可是不知道熬了多少年,发了多少论文,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有多少机会陪着家人。
实习的时候手术室医生天天手术排到七八点,运气好的手术间五六点,这还不是下班,手术结束要去病房看看吧,明天手术病人病历要写吧,今天手术记录要写吧。有些手术间完全排不过来,等别的房间手术结束之后请麻醉师请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帮忙分台。骨科手术十一二点是常事,有时候遇见急诊或者重要情况一个电话过去,甭管什么主任什么医生半个小时换好手术服出现在手术间。
早查房然后下医嘱,写病历值班轮班,晚查房值夜班,有点情况夜间能折腾的一夜不带闭眼。
还要不断学习,写论文,外出培训,能留给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有人觉得医护工资高,只能说看见的都是表象,牺牲那么多时间空间精力才能换来的金钱回报真的不足以弥补。
就这样医护还会被当做服务员对待,我来你医院你治不好我你算什么医生?给我做检查检查没问题你为什么要给我做呢?我本来没病的往你这医院一走就是病,全是检查我看你们就是想坑钱?你们不就是要钱吗有什么了不起?......太多太多,太多不明就里,太多不可思议。
实习的时候见过医闹,确实来说医护直接和病人打交道的行业存在一些心术不正态度拽脾气差还不正眼看人的人,但更多的是真的想让来找我看病的人平安回家的人。
医者父母心,选择这一行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心里在见到临床实例的时候还是会心有波澜的,在医院最不想病人死的都是医护一线人员,但凡能救活的方法能上的治疗全部上了,就这样很多时候还不被理解。
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在学医?
有些是家长都是医生,报专业自然就选了;有些是觉得医生体面,好像工作还不错,工作光鲜还有些社会地位;有人可能是真的喜欢这一行,真的热爱生命崇尚这个职业。
医学生一到考试或者有人问起专业都会有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好像走上了这条路也都坚持下去了。
见过一个女孩糖尿病,十一岁,是小时候生病病毒感染导致的,每年都要去医院报道,自己打胰岛素熟练的让人心疼,每次来医院轻车熟路笑着跟每个人打招呼。她有一天跟我说以后她要学医,我笑着跟她说学医很累的,你没有假期,一直在学习,大三都要上晚自习,过的跟高三差不多很辛苦的。她说辛苦她也要学,就想当医生,当医生很好,能救很多人。
只是我目前为止见过的唯一一个坚持且纯粹的崇尚医学的人。
以上,祝好!
(可能有点乱,前后不对逻辑,太忙了,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了,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