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有位女性前辈跟我说:“你以后结婚了,不要什么都跟老公说。”
我以为她经历了什么不快乐的事情,她说没发生什么,还告诉我,等我长大了就懂了。
现在,我的确感觉到,即使是夫妻,也不能什么话都讲,即使要说,也要含蓄一点,不能互相伤害。甚至有些话,埋在心里,比说出来要好。
小时候,爸爸有一次去镇里赶集,回来后跟我们讲他遇见了一位好久没见的初中同学,可是记不起对方的名字了。
那时我正在读初中,我感到非常困惑,爸爸怎么会把人家忘记呢?想想我当时的同学,我无法想象,多年之后,我会叫不出他的名字。
多年以后的事实证明,那时候每天坐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玩耍的同学和朋友们,真的会被忘记。
没有故意遗忘,只是分别了太久。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朋友,可是没有一个人能长久。每个阶段我都在疑惑,为何没有一个人可以理解我的全部。现在想来,我又何曾理解另一个人的所有呢?
每次相识,都意味着离别,离别也意味着可以结交新朋友。
和发小在一起,就聊小时候的趣事;和中学同学在一起,就聊准备高考的事情;和大学同学在一起,就聊找工作、考研……
没有谁陪伴着我过所有的日子。
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孤单,那时候的心思似乎比现在还细腻,感情比现在要充沛。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我的感觉却是,学习和玩耍之余,就剩“愁”了。
想长大又长不大,想恋爱又不能,想学习又学不好,到处都是压抑与不顺。可是,我们不会选择和父母倾诉,而是和小伙伴说着悄悄话,等分别了,就踏上寻找新伙伴的路。
有时候,我们和身边的人发生了矛盾,就打电话和遥远的朋友倾诉;遥远的朋友曾经有什么囧事,我们就和现在的朋友说。
我们其实也不在乎对错,因为过去的朋友与现在的朋友没有交集,谁也不会去追究那些不重要的“出卖”,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也已经被卖了很多回。
越长大,认识的人越多,朋友却越少。后来发现,那些联系了很多年的好友,最近也不怎么联系了。大家各自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忙得不可开交。
交集越来越少,感情没变浅,也没变深。
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虽然在很大的城市中穿梭,每天也不过是从家去单位,从单位回家。
时间长了,再见到老友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相互诉苦,而是不能丢面子。过得好,就要显得更好;过得不好,就要假装过得好。
微信好友越来越多,发朋友圈的时候却要“部分好友可见。”
某一天突然心情不好,想找人来聊聊天,翻看了一遍通讯录和好友列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下楼取个快递都要拿着着手机,生怕这几分钟时间里错过重要的电话。
其实,手机放在身上一天,也没有铃声响起。
以前,听到手机震动的声音,总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响了,摸出来一看,手机很安静。为了避免尴尬,就再摆弄一下,玩玩游戏,翻翻短信。
现在,看到微信群里“有人@你”就以为有谁专门找你,打开一看才发现,是群主“@所有人”,与你没什么关系。于是,顺手翻翻朋友圈,看看有什么更新。其实那些动态,在几分钟前已经看过。
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觉得孤单。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出生就陪着你。把你养大的父母,你还不信任他们,那些知心好友,也就送你一段路。和男朋友闹矛盾,就觉得全世界都不理你了。全世界,有几个人认识你呢?哭鼻子以后,还不是傻笑着生活吗?
谁不是在孤单中长大呢?不管有多少人出现,最懂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你不特别,我也不特别。每个人都是孤单的,没有人能完全懂你,世界并没有亏待你,它对谁都一样。
你希望别人能够明白你,你又明白了谁呢?
越长大,越孤单;越孤单,越成熟。
当你成熟到一定阶段,你会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安慰,也就不再孤单。
心变得强大了,就不需要别人的温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