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有次听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的微讲座,他幽默地说:“不同学科老师 都会用不同方式抱怨自己所教学科的各种累,体育老师说:体育课会晒死你。英语老师说:单词要被背死你,语文老师说批改作文会累死你……但无论如何,我想说:晒死你也好,背死你也罢,都没有数学老师遇到学生笨死你难”,下面掌声响起,全场的数学老师产生共鸣。
数学作为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除了使学生掌握生活和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呈现丰富性和差异性,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尤其是让班上那些 所谓的“笨学生”也能喜欢上数学,从而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两各方面做起:
一、做一名孩子喜欢的数学老师。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是教好数学的前提,孔子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对你的数学课有所期待,在这样的前提下,数学教学才是有效的。首先,教师眼中要有“人”,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能认为学生是“小不点”,就和学生之间拉开距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乐意与老师亲近,长此以往,教师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朋友和亲人。其次,教师要能读懂学生。读懂学生就是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知道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成长特点。如何读懂学生,就必须清楚知道今天的学生喜欢教师“什么”?要不断地走进学生、调研学生、陪伴学生,慢慢了解到什么样的教师受学生尊重、喜欢。关于如何读懂学生,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用她四十余年的经验给我们分享了三个字:“爱、勤、创。”做为教师,只有充满爱的教学,才能与学生在课堂上碰撞智慧,交汇心灵,感悟灵魂,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勤就是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笔耕。创就是教师要敢于创造,给孩子创造“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课堂生活的魅力。再者,教师应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数学又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的特点,比较单调枯燥,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去赞赏、激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不难学,并且还很有趣,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种内驱力下,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逐渐升华为喜欢上数学课。
二、做一名理解数学的数学教师
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教师首先要理解数学,只有这样,知识才能教明白,孩子才会听得懂。然而真正要教师做到教明白,学生听得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就必须有过硬的教学本领,这也是一名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业务素养。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研读课标,熟悉教材,做到对小学的十二册教材哪一内容在哪一年级哪一册了然于胸,了解知识前后之间有怎样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在每一节教学设计前,认真揣摸教材的设计编写意图,然后对比《教师用书》,看自己想法和编者设计意图的切合度有多少,再深层次的挖掘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创编符合班级学情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要弄清一些概念法则、公式、计算方法等背后所蕴藏的道理。只有教师自身对这些想明白了,才可能讲得清楚,教学时才会带领学生真正经历体验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识其表象,追其本质,启迪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再者,教师应尽量让数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我们常常抱怨学生难以理解数学问题,其实是没有把数学问题很好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课本学习与生活数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方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会不断发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真正做到以上两点并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去做,我们的数学教育一定会开满一朵朵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