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先后发表了《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和《“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别矫情了!》两篇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看了之后,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可是每天十几个小时、周末无休的工作时间,我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写什么。直到两天前,得知一个朋友即将调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某地联络办工作,为他高兴之余,想起了这两篇文章。
朋友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工作至今几乎就没有凌晨十二点以前回过家,认识他五年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总是感慨农村出来的孩子太不容易,得知他新的任职单位,方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凌晨三点不回家,当然不可能是常态,但是凌晨十二点不回家,却可能真的是很多人的常态。不排除,有的人不回家,真的是在外面花天酒地、呼朋唤友,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的确是工作需要,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常年累月承认着常人不能想象的辛苦,忍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疲惫,不是为了什么高大上的理想,也不是作秀,仅仅就是一份责任,一份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这些人真的不会去讨论哪个点应该回家,也不会去关心别人几点回家,更不会去关心别人回家或者不回家的理由,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真正在高压线上干工作的人,没有明确的上班或者下班的界限!
其实,讨论该不该无休止的加班,意义并不大,真正努力干工作的人,根本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加班或者不加班,表面上看是个人的选择,实际上或许是时代的选择。很多人都说“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可是自身以及身边的人的经历告诉我,还有另一句真理叫“玉不磨不成器”!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