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甜言与我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不能真切的感同身受,便是察觉不到自己的话对别人的影响如何。
我曾遇到过很多来自身边人的嫌弃,有亲人的,有陌生人的,那滋味可谓五味杂陈。记忆最深刻的三次,分别是来自父亲,母亲以及理发师。
孩童时期不喜欢去澡堂洗澡,不知是已能分辨羞耻感还是过早的矜持。觉得澡堂是个倘然面对肉身的场所,看到每个人都长得一样的构造于我而言,很不舒适。毕竟,孩子喜欢的总是那些天赋异禀的英雄或者与众不同优越。
我的父亲从小便嫌弃我,身为一个女孩子竟不爱洗澡,仿佛作为男人觉得不可思议吧。认为,女孩子天生便该爱干净和美。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的母亲,也这般认为,女孩子天生就该干净整洁。以至于她第一次来北京见到我的住所时,唯一的一句称赞便是,这屋子里最干净的还属那块抹布了。
大概我过于追求生活的舒适度,而不善于维持整洁。我也曾一度反思,后来当遇到那位陌生的理发师时候,便打消了我的想法。
那位一面之缘的理发师,反复出现在我的回忆里,却只记得他说的话,而不记得容貌了。那是在理发结束时,要求给好评,可我却表达了对理发效果的不满。理发师的态度出乎意料,他很生气的说,我只能帮你理发而不能提供整容服务。以此来掩盖自己能力有限的问题,转移矛盾点。
那一刻我发现,其实别人对你的嫌弃并不是毫无根据,也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只是因为你就是你,每一片树叶也都有不相似的纹理。不必为了纹理不同而强做辩解。我的喜恶并不伤害别人,也不该被人伤害。
被人嫌弃的滋味,如果五味杂陈,那便一笑置之。毕竟如果你当真了,便是最后都会成为人云亦云,放弃了你自己,也活的不痛快。
其实,只要活出自己,就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