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好奇:
减肥这个事情,不管是保健品、治疗仪还是各种花式疗法、只要和减肥沾边,明明觉得不靠谱,但追随者趋之若鹜。
医院里针灸、足浴、拔罐、艾灸、按摩,一应俱全,专业医师操作,享受医保报销,而很多人却要花大价钱去街上的养生会馆,还互相探讨哪家更“专业”?
平时买菜为毛八分讲价的大爷大妈们,能动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保健品?推销人员几句“叔叔”“阿姨”“干爸”“干妈”,就觉得比儿子闺女还亲,说什么应什么?
医生苦口婆心地给患者科普,告知许多慢性病不能根治,但病人转眼就去社区里听旁门左道的健康讲座,相信包治百病的特效药?
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在驱使人们信服?心甘情愿地被忽悠?
是急功近利?
是宣传不到位?
是营销套路深?
好像都不足以解释这些现象。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容易被忽悠?
01
形象思维
人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不是推理与论证。形象会引发出一系列毫无逻辑关系的联想。比如:
电视广告画面:一个红色的血栓在血管里游荡,突然一粒胶囊“唰”地飞过来,击中血栓,血栓被打得稀碎,然后病人站起来了……
我们小城的商厦一层,在展卖一种减肥产品——“甩脂抖抖机”,人站在上面,身上的赘肉随着机子的高频率抖动在乱颤……
小诊所的人流广告:“领先的技术,安全无痛苦,让您在睡梦中轻松解除烦恼。”……
这些我们常见的营销手段,无不激发我们的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唤起栩栩如生的景象:
一粒胶囊就能把血栓打碎,人可以走路了;
赘肉的强烈震动,就能把脂肪甩掉;
无痛人流,就像躺在床上睡觉一样美好
……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就会顺着头脑中被唤起的形象,一点一点地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把想象中的结果嫁接到我们的需求上。
这不正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吗?于是我们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那个产品上,梦想就开始了。我们把想象和事实混在了一起。
虽然理性告诉我们:血栓不是用胶囊打碎的,脂肪不是被抖掉的,无痛人流是有一定风险的,但事实在我们大脑中已经被选择性屏蔽。
这些营销手段,正是利用了形象的词语和画面,巧妙地激活了我们的想象。然后带给我们一个心理暗示:这个产品肯定有效。
02
情感暗示
人无论什么年纪,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梦想。年轻人要漂亮,老年人要健康,生病了要治好病,谁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欲望?
如果事实告诉我们:减肥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很多慢性病是治不好的,要长期吃药控制”、“人流手术有出血不孕的风险”……
这些话简直太扫兴了,打破了我们心中对美好愿望的憧憬。这时,理性和逻辑很难走进我们的心里,人们情愿转向那些迎合幻象的事物。
洗脑的力量之所以强大,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情感欲望,敢于无视现实,敢于承诺梦想。
而医学不敢做慷慨的承诺,因为它不能撒谎,不能无视科学的逻辑。
看待一件事物,只要付诸情感,人就只相信他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如果你给他讲,保健品砸了巨额广告费,还有那些礼物、赠品、免费旅游,这些钱是要消费者买单的,所以保健品本身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价值?
听的人也许表面上会同意你的观点,但过不了多久,他无意识的自我就会重新带回他原来的观点,他会有一大堆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
人一旦相信了某件事情,这个信念就变成了一种情感,根深蒂固,他会时刻处在它的影响之下,而且还要采取行动或做出某种表态,和内心的信念保持一致。
最后我们发现,对抗是徒劳的。这就是,为什么老人宁愿听销售人员的话,也不听儿女劝告的原因。
03
逃避思考
理性和论证,只能被有头脑、善于思考的人接受。
别有用心的商家营销,不会一点一点地给你讲产品的逻辑,即便讲,也是一大堆新名词,让你雨里雾里。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挖掘让人动心的事情,如何诱惑人们掏钱。
“孝敬爸妈,xx金”;
“用xxx,躺着就能瘦”;
“卵巢保养、淋巴排毒”
……
是啊,广告需要简单明了。消费者掏钱,就是要爽的,谁愿意劳神去研读复杂的产品说明?谁喜欢被搞得很无助的样子?
面对一件事物,我们逃避思考,倒不是因为它辛苦、要动脑筋,最要命的,是因为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得出一连串和内心事实相矛盾的该死答案,让我们的憧憬破灭,就因为这个,我们才懒得去思考。
Ps: 我在写文章时深有体会。为表达一个观点进行逻辑思考是很烧脑的,当你好不容易想出一个思路,写出来又发现,论据与论点是矛盾的,错误的,这个时候挫败极了。这意味着我不得不放弃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再去重新思考,这个过程太痛苦了。
其实,大多数人的心理过程中并没有多少逻辑成分,在超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之外,也不具备多少经验和评判能力,而这正是别有用心的商家赢得人们信任的一个要件。
04
洗脑套路
媒体上曾报道过一个保健品的营销套路:
“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环环相扣,层层有人把关。
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写道:
煽动信众的三个最为重要的手法是,“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它们的作用缓慢,然而一旦生效,却有持久的效果。
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推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体头脑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保护嗓子,请用XX喉宝”;
“治颈椎病,选xx康”;
“治疗白癜风,就选xxx”
……
得到断言的事情,要通过不断重复才能在头脑中生根,“谎言千遍即成真理”。
到了一定时候,不断重复的说法就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深层区域,我们会忘记是谁在不断重复,只记住了那个说法,并且对它深信不疑。
当这种重复的说法再也不存在异议,强大的“传染”过程就此启动。
人生存在社会中,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人群中都具有强大的传染力。
“女人就是要富养自己”;
“要么瘦,要么死”;
“花几千块钱买健康,多值啊”……
推销者总是借助于人的感性而不是理性。他们会夸大人对这种感性的需要,从而接受这种暗示。
得到暗示的人们,被勾起那些模糊的欲望,当最初的憧憬得到内心的肯定之后,就会立刻变成行动。
“支配着大众的是榜样,不是论证。”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
这些观念经过断言、重复、传染的过程会彻底征服人们的理解力,成为信众的一员。
以上就是我读书后的思考,与您分享。但愿我们遇到如此的场景,能够多一分警惕和思考,不被他人所忽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