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老师面谈,几次都忍不住掉下泪来。为着命运的坎坷,为着自己的艰辛。人生的路,超乎我的预料。
几次想仰天长啸。
童年期在人身上设置的密码,需要很长时间去破译。
无比幸运的是,我破译了。
自那高中,在无限压抑与苦痛之中,我竟然冒出了学习心理学的想法,只是因为曾在电视上见过一位女心理咨询师用温和的姿态说话,让我惊到:世界上竟然有一种这样的说话方式!这样的尊重人、这样的温和!
那是打开我眼界的遇见。那位女心理咨询师是张怡筠。
在关键时刻,这样的经验浮现在我脑海里,并给了我指引与确信:去学心理学,去搞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深受苦痛的我,内心竟还有一个隐隐的善意的愿望:去帮助和我一样痛苦的孩子。
暗中有老天帮助那样,以我平时连考三本都悬的成绩,竟然超常发挥考了个二本,那年数学题打破常规,不按套路出牌,那些训练有素的学生们没有了优势,反而我凭着直觉拿到了不太低的分数,与他们无大差异,就这样进入了二本的行列,考出了我高三一年中最优秀的成绩。
坐上了直通车,我就有目的性的选择大学,四个志愿中前三个志愿都是心理学,并且我希望离开安徽,去更好的城市,分别填了苏州、南京、镇江,最后还有一个保底的芜湖,最终我被南京晓庄学院录取。
这个学校好像也是等待我而来:秀美的校园、颇有关怀精神的老师,成为我美好的成长土壤。
在大二的某个时间,我已经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并且需要帮助。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大抵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她们谈到护肤品、谈到电子产品、谈到吃喝玩乐,我像一个外星人一样无知,处处自卑,更可气的是,在平等的交往面前,我竟然也是施展不开的——这里已经不是靠成绩闯天下的地盘了。城市与大学的热情渐渐褪去,生活的问题与苦涩逐渐累积,大概也带着对许多问题的迷惑,在那个时间点,我陷入了绝境:
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我独自在校园里游荡,我坐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感到无比颓丧,内心已然崩塌,无法形容,也不明所以。回想起来,大概是一种“自己如何努力也一无所有,无法融入群体,不快乐,宛若一只孤零零的小鸭子”的感觉。
然后我又走到了湖边,望着灯光照耀的湖面,竟然流出泪来,伤痛翻涌,不知为何。
于是,我开始预约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开启了一场长达两年的心理探索与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