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话题来自于下午参加的一个HRBP圈的沙龙。
以前的工作有一部分会接触到企业众多的HR,其实对于HR圈儿的工作一直理解的都比较笼统。基本上认为HR的工作就是招聘,这几年无论是从事培训工作,还是参加一些学习的活动,发现这个圈子都是一些学习爱好者。
组织今天活动的,是一位有着18年hr经经历的老师,也是一位资深教练技术的传播者。她将教练技术引入到hrbp以及组织发展当中,在圈内很知名。今天是以私董会的形式来展开的。活动从1:00一直持续到5:00,到场一共8位朋友。除了我之外的,都是在企业从事HR 的工作。
这次沙龙呢,可以大致的分成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是一个连接环节,在连接环节中,我们分成了两个小组来探讨HRbp的角色、核心内容以及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为了能够跟上节奏,我不得不查阅了有关HRBP的概念。经过头脑风暴,我们大概的梳理出了关于HRbp的一些角色定位(这个梳理最终用一个脑图的形式来完成)在开场环节呢,这位老师采用了一个车牌号的自我介绍的方式,非常的新颖。她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车牌号,苏h7018b哪,代表了他的家乡,以及她的出生年代,以及从事HR工作的年限,所负责的模块儿
那么沙龙的下半场呢,是进行的一个私董会。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每个人就HRbp,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开放式的,例如,如何解决HRbp与组织发展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将所有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以后,大家投票选出得票最多的那个问题进行发问式研讨。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就成为了案主,就被请到前面。那接下来呢,我们就会按照教练技术当中的一系列的流程:解释、澄清、定见、建议、反馈几个步骤进行聚焦。首先是问题澄清,在这个环节当中,案主会描述这个问题的背景。
经过大家的投票,选择了一位来自农夫山泉的HR主管,她提的问题是如何满足组织变革的需要。那么问题阐述大概是这样。农夫山泉在今年年初,进行了一些变革,在建德新安江建了厂房,那么他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新建起13条生产线,那她们HR团队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这些生产线的人力配比,能够满足全国对于生产的需求。摆在她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在招工这个环节上,因为他们采取的是12个小时连续上班,合作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无法能无法及时的满足业务部门对于人力资源的缺口,经常是昨天告诉他缺10个人,马上就要,可是今天却只能找到8个。
那她所面临的员工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她每天也被很多繁杂的事情困得很死,信任经理也不想前任领导给到她很多的自主权,把很多不属于她的工作也给到她。导致她的个人工作效率以及个人都非常的焦虑,但是呢,她却意识不到这种焦虑的状态。在后面的问答环节,面对每个人提出的问,她都是不假思索的进行。其实在我们听了她的回答,已经不是在回答问题,而是在用平时惯常的一种工作状态来进行诠释。往往是面对一个问题,她不去思考,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描述到她的日常的工作状态。所以我在我这个角度看来她其实是已经处于一种非常的焦虑状态。
那么我给到的两个问题都围绕着她的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她的感觉入手。我第一个发问想跟她确认真实感受:什么样的情形下会让你感到抓狂,能否描述具体情境,最好有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一些细节。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会让自己感觉好,能否具体描述带着感觉好的工作情形。她一开始表示能接受目前的状态,但是当提到能不能够准时下班,下班以后是不是能够投入到陪伴家人,陪伴孩子,这个时候她开始感到矛盾。所以能够感觉出她没办法将工作跟生活进行剥离。
在她回答我们所有人的问题过程当中,引导老师进行了两次干预。第一次让我们去观察她回答问题的一个状态;第2次是让她本人进行感知,思考回答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期间,老师不断的要求我们,问题保持开放性,并且不要一直追问,给其他人留出问问题的机会。这个环节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我都发现这位女士都说哑了,可是孩子不停地说。就好像她始终陷在问题当中。老师叫停了以后,每个人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梳理,绝大多数给出的都是跟她的工作相关的。因为我不是这个行业里的,我更加关心的是她的一个工作生活感受和状态,我给出的一个定见问题是“如何学会做减法“”我觉得她的工作状态太满了,所以我希望能够以这个问题来给到她一些思考。老师让她去凭感觉去选择,最终她选择了我给出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后来又结合另外一个朋友的,要她去思考这份工作的核心价值以及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两者结合去思考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工作更加的轻松,让自己的状态更加的一致。
昨天下午与朱丽蓉老师的畅聊,其实也让我明白一个点:人活着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问题是如何被定义出来的?能不能将问题看作一个存在,解决不了它就学会与它相处。今天这位从建德远道而来的,在介绍环节就说是带着问题来的。她的问题有的是被她自己定义出来的,而她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结果&任务之间的区别是做了和做成并取得效果的差别,那么如何能在纷繁的事务性工作中重新定义呢?
做减法!根据自身价值的体现与核心工作的需要做删减,人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做得多不一定做得好,更不一定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