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十七)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七:以《颐和园》为例
好的文章,都有清晰的逻辑。《颐和园》正是这样,思路清晰,景美,文美。
先来看开头: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开头直截了当,紧扣文题,作一个总起。关键词是“美丽”。这也是中心词,下文写的风景都是突出“美丽”这两个字的。
再来看过渡句: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这里要写的是长廊。写得较为具体。长廊的确“长”:“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长廊不仅“长”,而且“美”。先看色彩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再来看图画美:五彩的画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最后再来看花木美:“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最后一句话也挺有意思:“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这一句既写出了风景美带来的愉快体验,又与下面写昆明湖埋下了一个伏笔。
接着来看下一自然段: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那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第一句是过渡句。这里显然也是用了“移步换景法”来写作的。这一段要写的是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向上看到的景色。写得较为简略,只是写了佛香阁以及排云殿外观的样貌或气势。
刚才是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的景象,即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外观。下面写的是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象: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这里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从近到远:从目下写到“正前面”的昆明湖,再写“向东‘远’眺”看到的景致。
接下来看最后一个过渡句: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这一段从堤岸写起,写到湖中心的一片葱绿的小岛。要去小岛,必须经过长长的石桥。这座上石桥叫“十七孔桥”,非常美观:桥栏杆的石柱子上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这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让我想起那长廊的横槛上的画来: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语言风格类似,也似别样的一种照应了。)
再来看结尾: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开头的一个照应。因此这篇文章是非常完整的。
这篇文章的逻辑是特别清晰的。全文用了一个总分总的逻辑结构,游览路线也特别清晰:走完长廊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看景,登山看景,下山看昆明湖的景。思路清晰,中规中矩,景美,文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