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初读《隐身衣》,我就被杨老太太朴素简洁的语言所吸引,尤其令我为之诚服的,是她能够用及其简洁精炼的语言,传递出人生哲理,处世态度。
我敬佩这样一位女士,尽管她在写下此篇文章时早已满头白发,生命垂危,而我叹服于她那精炼的笔调,巧妙的构思,以及她那如金子一般发光的做人的学问。
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处:
“但天生万物,有美有不美,有才有不才。万具枯骨,才造得一员名将;小兵小卒,岂能都成为有名的英雄?”这是极为现实的一句话,在如今这样的快节奏时代里显得尤为突出,又何况是那个兵荒马乱,暗流涌动的时代?现实的社会里不可能人人都是成功的,人们也或多或少会留着些遗憾。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绝不是说给那些空谈大话,不做实事的人;所谓“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更多的在于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当你一无是处时,拿什么去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比?当然,这并非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态度。相反,她是在警醒世人应该努力去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让自己在生活中找到其存在的价值。
老太太在文中说道,“有人乞求飞上高枝,有人宁愿‘曳尾涂中’,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你能说这样一句话不是为人处世的哲理吗?“人各有志”,这是多少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放在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够认清自己的志向,清楚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不能说甘于平凡的人就是没有理想,即使成功的人也会悲观厌世。唯有在短暂的生命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不至于留下遗憾。
“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其得所哉。”这是老太太历经大半生寻得的财富。“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是她在对于奉献与价值上面的认识。谁能说这样一篇文字没有其文采之美呢?没有其生活之趣呢?这是老太太寻求一生的生命的真谛,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生活的哲理。
我无数次地去想,“隐身衣”到底比喻的是什么?经过无数次的阅读和思考,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隐身衣”代表着作者所推崇和选择的生活的态度和生活位置的态度。甘愿居于卑微,不受人关注,拥有自由的生活和率真的个性,可以冷静的观察世态人情的真相;同时努力向上,不自暴自弃,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自己的成就。
回到我的生活,也许文中写到的卑微,这件凡间的隐身衣的内涵,它可以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能让人活得真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在生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尽管,“隐身衣下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但无论如何,隐身衣终究比国王的新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