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助力财商教育
梁娜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属于孩子们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宽绰。几乎现在的所有家长,对孩子的花销,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情况下都会满足的。孩子们没有受过“恨不得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的穷苦,没有节省的意识。加之现在大多都是微信、支付宝付款,钱花出去了根本就没有切身的感受,但他们花钱的地方还特别不少,经常需要买玩具、买零食、买礼物等。因此,案例中小A有这样的想法也就在所难免。
如何引导这样的学生呢?活动演绎班级精彩,能不能也通过活动,来尝试对学生进行财商教育呢?
一、《金钱旅行记》班会活动——正确认识金钱。
作为班主任老师,可以召开一次以《金钱旅行记》为主题的班会。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性地理解金钱的流通过程。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钱是从哪里来的?爸爸妈妈的钱是怎么来的?(或者提前布置让学生填写自己家的“家庭收入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家人的职业与收入来源)。最后以实现对学生进行金钱教育的核心目标:让学生理解金钱的来源与价值,认识劳动与报酬的关系,培养基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建立理性消费观念,区分“需要”与“想要”,初步认识储蓄与慈善的意义。
二、《今天我当家》实践活动——注重消费体验。
可以在假期与家长联手,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列写一日购物清单,预估价格,前往超市/菜市场采购,晚上核算出全天总支出,谈谈一日当家的感受或者反思等。
这样的活动,孩子在参与中获得宝贵的成长体验。真正的当家,不在于掌握多少金钱,而在于承担多少责任。当孩子们从手心向上转为手心向下,他们接过的不仅是钞票,更是一个家的温度与重量。这项活动播下的种子,将在未来长成独立、感恩、负责任的参天大树。
三、《小狗钱钱》共读活动——在阅读中感悟
《小狗钱钱》是经典的理财读物,它不仅是理财启蒙的绝佳教材,更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的精彩故事。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小狗钱钱》班级共读活动,帮助孩子们在阅读中建立健康的金钱观。
在共读中,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的活动穿插其中,为共读增加趣味,也是让阅读成果得以吸收内化,如设计梦想储蓄罐、写成功日记(每天记录3件自己做成功的事情)、头脑风暴“我能做什么”、设计“赚钱金点子海报”“我的零花钱预算表”等等。
孩子的金钱观,是价值观的塑造。当孩子既能参与到每一项活动中,又能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他们便会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金钱观,是馈赠他们未来人生的珍贵礼物。相信我们今天为孩子们播下的这颗财富种子,终将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长出不为金钱奴役、而能善用金钱创造价值的参天大树。
附本期研讨案例:
20251015研讨案例——当“钱”成为心爱之物:如何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小A天资聪颖,近期却无心向学,沉迷游戏,常与高年级学生出入台球厅,甚至流露出厌学情绪。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多有溺爱,当我沟通其沉迷游戏一事时,家长一句“写完作业不能玩会儿吗?”令人语塞。
所幸孩子尚能按时到校。直到批阅班级第一篇作文《我的心爱之物》,我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深层所在——小A竟以“钱”为题,洋洋洒洒六百余字,尽述金钱之利,畅想“钱多多”的生活。这篇作文让我震惊,更让我深思。
在一个多数孩子来自农村的班级里,生活的不易让他们对物质有着更直接的渴望。小A的想法绝非个例,“为钱而学”已成为不少学生潜意识中的驱动力。
面对这样的真实表达,我既不能简单否定,又不能任其滋长。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若真把“黄金屋”当作唯一追求,教育就失去了塑造灵魂的意义。作为班主任,我该如何引导这样的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