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山东与齐鲁,提起河北省,很多人很自然地会想到燕赵。河北号称燕赵大地,在河北有很多的元素是与燕赵相关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燕赵都市报、燕赵交响乐等等,几乎凡是涉及河北的,并和历史文化有关的,一般都和燕赵扯上关系。
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生拉硬扯,河北以燕赵为别称的确恰如其分。首先,古代的燕赵两国控制区域包括河北,也包括天津、北京、山西、河南北部等,但河北是主体。从河北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保定、秦皇岛等中北部区域归属燕国,邢台、邯郸一带为赵国之域,河北囊括了燕赵两国的大部区域。其次,古代的燕赵两国都城都在河北,其中燕国都城在蓟,也就是今天河北的易县东南部一带;赵国都城在邯郸和邢台,是当时的五大都市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国都即中心,两大都城所代表的古老的燕赵文化在此发扬光大,因此用燕赵代称河北似乎再合适不过。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燕赵对河北的影响这么深,为什么不以“燕”和“赵”来代指河北呢?
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就燕赵的控制区域而言,燕赵两国并不能代表今日之河北。赵国的都城虽在河北,但赵国的控制区域有相当一部分在山西;燕国亦是如此,燕国的疆域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的全部,河北、吉林等省的一部分,甚至朝鲜、韩国也纳入其中。当然,除了燕赵两国,中部还有个中山国。
如此来看,单单简称为“赵”,山西估计不乐意了;简称为“燕”,又不具代表性。但古代哪个地理概念最能代表河北呢?
综合来看,还是“冀”。有人说,“冀”这个字太平庸了。其实不然。冀,即是古冀州。冀州为古九州之首,主要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等省全境及内蒙地区,如同燕赵一样范围十分广泛。但冀州的核心区域在河北,最精华的部分也在河北。
冀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一书,相传大禹治水首从冀起。《汉书》又云,“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从冀州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冀州是古中国的中心地带,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古中国。
相对于燕赵,冀作为地名使用范围是比较广的,影响也比较大。自先秦时期一直都现在,有关河北的文献都有冀州的记载。在历史演变中,冀既有地理区域的概念,也有行政区划的含义。
当然,就”冀”字本身而言,有“大”“希望”“期冀”等意思,表达了人们对河北发展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