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9小时,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睡眠上,那么客观的评价一下,你真的睡好了吗?
曾经有很多年,我一直饱受失眠之苦。
在读研究生的最后两年,每天都因为毕业论文而焦头烂额,压力很大,再加上要找工作,头痛欲裂,经常失眠。晚上10点上床睡觉,但到了凌晨2点就会醒来,怎么都睡不着,胡思乱想一通,到5、6点才又睡去。这种状况持续到毕业才有好转。
毕业后参加工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各种不适应,不但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还要应付领导、同事,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遭到批评,结果就是压力过大。当时,我甚至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突突突”的要跳出来。晚上,失眠加剧。
后来,我怀孕了。很不幸,失眠、心慌的症状更加严重了。到怀孕后期,我竟然患上了围产期心肌病,因心跳过快,导致左心室壁的厚度超过极限值,心脏增大。医生说,应该是怀孕导致的身体负荷过重,一般生产之后就会恢复。因为孕期无法用药,我只能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听舒缓的轻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音乐,放松心情。后来,我专门去看心内科专家,吃了一年多的药才治好了心脏肥大。由此可见,睡眠不好导致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生了孩子之后,身体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但也更加忙碌了。白天要照顾孩子,晚上还要给孩子喂奶,睡不醒是常态,白天很困,想睡却睡不着。一直到孩子1岁多不吃夜奶,这种状况才逐渐好转,总算能够睡个囫囵觉了。
产假结束后,我回去上班,白天在单位忙个不停,下班回家洗衣做饭带孩子,一刻也闲不下来。这种忙碌的状态,让自己精疲力尽,倒头就睡。但睡眠很轻,孩子动一下我就会醒,可能是太累了吧,醒来居然很快就能睡着。我内心感叹,让自己累到不行竟然可以治疗失眠!
现在,孩子4岁多了,照顾孩子已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我参加工作也有6年,单位上的事基本上得心应手,再也不像当初那样,心慌紧张压力过大。人太闲了,就容易想得太多。如何填充自己的业余时间,让生活更有意义,成了我重点思考的事。后来,读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有一本书《吃饭、运动和睡眠》让我记忆尤新。书中提到,吃好、睡好、适当的运动对于延缓细胞老化尤其重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你的身体健康。睡眠不足直接影响你近期的生理健康、工作效率,造成的后果远远不止生产力下降。另外,睡眠不足还是造成事故死亡的常见原因。
关于“吃好”的问题我不担心,早餐、午餐都在单位吃,晚餐在家里自己做,素食为主,平时零食也主要是水果、牛奶之类,卫生、安全都有保障。但是,“适当的运动”就很难了。由于工作原因,在办公室坐的时间太久,缺乏运动,体质弱,免疫力也下降了。
为了使自己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今年我开始去健身,学游泳。学了3个多月,勉强学会了,体重居然下降了5、6斤,达到历史最低点,但我的饭量并没有,反而增加了,体力也增强了。
自从加入小灶群,早睡早起已经养成了习惯,晚上10点上床睡觉,5、6点起床,中途起夜一次,但也很快就睡着了,睡眠质量明显提升。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要想睡得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01 睡前不要看电子设备,可以看看书,调节心情。
002 睡前不要剧烈运动,可以洗个热水澡,放松身心。
003 睡前不要吃得过饱,晚饭要吃少,不要喝太多水。
004 拉上窗帘、关灯,制造睡觉氛围,给自己心理暗示。
005 白天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为宜。
006 每天运动1个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