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反思,老大(三岁)发烧,作为妈妈的我,哪里有待改善。
1
第一,越是紧急,越要淡定,越要知道你要干什么。
孩子烧到39.7,昏睡在我怀里,我慌了。在家里还37.4,体温的飙升超出我和孩子奶奶的想象。
慌乱,是情绪化行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为人父母要镇定,要理智想办法,这才是孩子的有力的保护伞。
直奔医生,高温及时退烧。特殊情况,医生会立即处理,不必等待叫号。
来医院前,作为妈妈也得把孩子的必备备好。水杯,体温计,退烧药,以便随时督促宝宝喝水,体温检查,以及及时降温。
按照吃喝拉撒睡的标准,给孩子备好其它所需。吃,饱腹的食物,例如奶粉米糊类冲剂;喝,水杯与温开水(便于和开水区热水调温);拉,厕纸,尿不湿(小宝宝的话),备用裤;睡,小毛毯。
第二,咨询专业护士人员。
需更正的错误是,我问错人。先打单,还是直接取药?我应该问取药处,而不是排队人。加上另一个迷糊人,我的从众效应更明显了,跟着她去打单了(糊涂的妹妹妈,该打三十大板)。
人群效应,大家都这么做,似乎有了后盾和地气,我也这么做,其实对错与人群多少毫不相关。事实上,只要医疗卡里钱足够,我直接刷卡取药就行,这是第二次取药问取药处的人告知的结论。妇幼的挂号,缴费,充值,取药都逐渐智能化。单纯从办卡初衷上看,无非就是省时便利少跑腿,按照这个逻辑,我本可以推断刷卡可取药的。
问问题,一定要问对人,找专业人而非看病人。
专业人,是熟知规则和方法的。问对人,省时省力。
排队人,是出于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来帮助人,他不是有意指错或耗时。他曾如此操作过,是可行的,便推荐给你。他不知道,还有更简便的算式。自助机器排队时间,如果我一开始就问取药处,十分钟就可以省去。虽退烧关键已处理,细节处理好也是办事利索不利索的表现。
第三,问护士时,把最关键的温度信息告知护士。
您好,护士。孩子39度7了,怎么办?护士说,直接进去开退烧药,先叫医生做退烧处理。
您好,我是263号,什么时候到我?护士说,请排队叫号。
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得到的是护士两种处理结果。护士处理尊重规则的意识,同时也尊重特殊的变通。如果家长熟知规则和特殊,那就按照医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难处,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职业惯性是,有问有答,不问不答。职业时间的宝贵,他们都是快速运作的人肉智能设备。你只有输入有效的信息,他们才会告知处理结果,不要期待对方成为嘘寒问暖的下乡慰问者,也不要期待他是你的妈妈问这问那。
第四,留意屏幕信息等周边信息。
护士站的大屏幕里,会把近期流感风行,家长需留意保暖通风。同时,也提醒家长,等候时,体温超38.5,遵照医嘱,自行降温处理。医院以LED文字形式告知家长,家长得勤快细心,体温计随时在手,随时测量。
在医院,妈妈们不能有钝感,需要时刻敏感,有洞察力。
看等候区的家长们,有实时喂水,测量,自助机的退烧贴,还有退烧滴剂,手到擒来,而非被动等待。
第五,早去。
妇幼,永远是人满为患。我们从十点半,一直等到快一点,等了两个多小时,前方足足80多号人,真是火爆的冬日急诊。
既然选择去这个医院,那就必须早去,早去早安心,少焦躁。
第六,叫孩子多运动。
多运动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冬天,妹妹动弹地特别少,身体免疫力自然降低。一两次出去,冷风一吹,就吹出感冒发烧来。我这一阵子忽略了运动的重要性,室外运动少的冬日,想着折子做做室内运动也不错。孩子,天生是好动,喜欢动的。释放天性,必然身体棒棒。
比如,让孩子跟着电视网络跳舞,在大人的帮助下在大龙球上蹦跶蹦跶,屋里玩捉迷藏。
第五,饭趁热吃,肉蛋奶水果蔬菜饮食均衡了。
这是作为妈妈的我,平日需要下的功夫。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非一日之功,需要多方面努力才是。
P.s.第一次给宝宝用退烧栓,皮很厚实,扯不开。等候区的一婴儿爸爸很热心,帮我打开退烧栓袋子,并细心地避开退烧栓,告诉我尖头塞给宝宝屁屁里。这位新手爸爸,妻子,宝宝也在边上,他的九个月宝宝昨天烧到39度2去了。感谢这个爸爸,很热心,充满善意。
大约半个小时后,妹妹的烧退了,退烧栓的威力比退烧滴剂还要厉害。后面又跑进去一回,医生说已经退烧处理过了,退烧栓起码半个小时起作用,叫我等待叫号。谢谢护士的建议。
还有感谢让妹妹先上厕所的阿姨,谢谢你对宝宝的谦让与善意,妹妹和我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