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端午的小假,和珺一起游了无锡。
都说生活是一场长途的旅行,又或者可说旅行是生活的另一种形式。
-1-
第一天,去了蚂蜂窝最推荐的鼋头渚。说实话,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大概是看多了杭州的西湖,柳叶,花花草草,对于鼋头渚略显苍白的景致有些失望。特别是顶着闷热的天气,挤在满满的人潮里面,还付了一百多的门票费用。借用珺的一句话:论湖景,比不过杭州西湖的秀美,谈园林,赶不上苏州园林的精致。
我无比的庆幸自己可以那么贴近的生活在杭州这片肥沃的土地。
这个地方,或许属于樱花盛放的季节。错过了那段时光,感觉自己错过的不仅仅是一段景色,更是一场生活。
有时候,我们游山玩水,实际却游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人文,故事。
如果说这一段风景是惨淡的,那么其实遇见的人是美好的。
“世界那么大,偏偏遇见你。”
就像那句话所说的: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但一场巨变,已经发生了。
那一天,我们遇见一个来自上海的游友。很巧的是,我们来自同一所大学,专业也是近的很可怕。于是,两个人的旅程变成了三个人的故事。
-2-
傍晚的时候,去了南禅寺步行街吃东西。
我很高兴的遇见了一直很想吃的“肚子里有料”,这是一家以流沙包著称的小店。包子很有特色,尽管是因为杭州我才知道的它,但是因为有些远的缘故,从来没有品尝过。
我喜欢这种意外而来的惊喜。
碰上一家任性的之卖肉的小店铺,出乎意料的拍的特别美味。
第二天一早买了传说中的穆桂英美食,糕点很一般,玉兰饼还算好吃。只是可能因为早上不喜吃甜的缘故,当下并未觉得有多美味,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有几分想念。它使我忆起小时家乡的油墩儿,外面是一层炸的脆脆的面粉类的东西,里面包着小小的肉丸。不同的是无锡玉兰饼的肉丸带着当地特有的甜味。
-3-
为了能避开拥挤的人潮,特地起了个早去看薰衣草。
我一直对于花海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八点多到的雪浪山薰衣草园,那会儿游客不太多,可能因为新开发的缘故,薰衣草长的不是很茂盛,但是因为早上的空气很好,天还不热,游人不多,内心感到很满足。
似乎每一个薰衣草庄园都应该配上一个高高的大风车,复古的建筑显示出欧式的浪漫。让我疑惑的是庄园尽头有个小小的游乐园,播放的粗犷的音乐也与庄园的格调有些不符。
走出薰衣草的花海,遇见雪浪书院。蓦然的想起了离去了一年的学生时代。毕业季那会儿,我们穿着学士服,在上过了许多课的教室里拍着毕业照,笑着,就这么结束了象牙塔的时光。我和珺在书院里,假装自己还是学生的拍了些照片,暗暗的书院亮着暖黄色的灯光,透着满满的复古的情调。
意料之外的书院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惊喜。
-4-
时间临近中午,因为对于鼋头渚的失望,我们不再打算去那些人潮挤挤的景点。遂决定去江南大学,重温一下也不太远的学生时代。
学校里面人很少,路很宽,湖很广阔。
这个时候,荷花还未绽放,而睡莲已然随莲叶田田。看到蚂蜂窝的游友们对这所学校的风景是褒贬不一的。而我看过这里之后是欢喜的。相对于鼋头渚这个季节不够专业的风景,我更喜欢这里的清净与悠闲。
只径直穿过了学校的南北之后,赶去解决饥肠辘辘的胃了。
-5-
回杭州之前去尝了传说中的三凤桥大排档。
大排档,听起来应该是一个简陋而吵闹的地方,老板大声的叫喊着“要吃点什么”,“来咯”之类的话语。事实却把我们震惊了。这里是一个还蛮安静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的有点晚了,人不太多,灯光略微幽暗,中国风的装饰也给这个地方披上了一种文化的韵味。
我们点了最推荐的酱排骨和蟹粉豆腐,油面筋菜心,烫生菜,清蒸太湖白鱼。后来,惊喜的发现了两年前遗留在苏州的蟹壳黄。味道最好的是蟹粉豆腐,由于掺了很多的蟹肉,让我们觉得这道菜特别的值。烫生菜中带着无锡特有的淡淡的甜味。而酱排骨是十足的甜味,但因为我原本就爱吃甜甜的东西,倒也觉得很好吃。油面筋菜心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于青菜的偏见,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爱上了它。清蒸鱼味道很是一般。隔了两年,蟹壳黄也失去了当年的吸引力。
或许,愿望就是应该在当下去努力完成的。那一年因为踌躇而错过的蟹壳黄,就像曾经因为缺乏勇气而错失的暗恋,再开不了美丽的花朵。
这一餐大概是我们来无锡吃的最好的一顿饭,带着厚实的满足感,踏上回杭的旅程。
-6-
因为高铁被抢购的厉害的缘故,我们改乘了大巴。
路过德清,偶遇很美丽的风景。心情变得格外灿烂。
我热爱每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
就像未曾想过遇见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