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虽然我学的不是师范,最终还是站在了三尺讲台上,可以和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
不用再为尔虞我诈的办公室政治劳心费神,不管室外是狂风还是暴雨,都可以看到“八九点钟的太阳”。
只要我站在了讲台上,看着孩子们的面庞和单纯的眼神,多大的烦恼都可以抛之脑后。他们那么认真渴望地望着我,只希望我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才算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期待。
我们是B类学校,学生基础不太好。有的同事在极度疲惫又生气的状态下,难免会抱怨难教。
我也有生气的时候,但不应该让孩子承担大部分的责任。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认为应该是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孩子长成今天的样子,是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复杂多重环境中教育的结果。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平心而论,怎么算都不应该是孩子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亡羊补牢,更应该追根溯源,把孩子曾经缺失的教育补上,甚至还有他们本应获得的充分关注、温暖和呵护。
我曾经也是复读了三年的“高三困难户”,高一的成绩还不如现在学校里的某些孩子。作为过来人,更能明白这一路的酸甜苦辣。
高中六年,没有对我苛刻的老师,也没有给我特别大的帮助的老师。应该是我自己钻进了成绩的牛角尖里,走不出来。
但还是忍不住想,如果当时有人在我旁边,只是鼓励我努力,不用太在乎成绩。让我可以在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中,找到信心和底气。是不是我能少些焦虑,最后的高考结果会不会不一样,现在的人生应该也不一样。
成长路上,有些滋味,只能独自体会。有些弯路,非走不可。而我们只是提供力所能及的理解和帮助,不带着有色眼镜,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他们就足够了。
特别是在读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后,更加深了我对所谓聪明和智力的理解。
根据作者的对最优秀的运动员和科学家的研究,在最初学习某一学科时,智力或许会影响学习兴趣和效率。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智力在学习中的影响会不再那么显著。往往是坚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带来的正反馈,让学习可以持续地更久,获得的成就更大。
没有笨的孩子,只有不愿意努力和找不到方向努力的孩子。或许也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还不知道怎么才算懂事的孩子。
受到《刻意练习》的启迪,我的日常任务就是把每堂课备得更充分、更全面、更有趣,在批改作业或卷子时,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关于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深信,他们的学习出了问题,多半是老师准备得不够全面,需要对他们的学习给予更多关注。必要时,可能需要对他们个人有更多的了解,要主动去观察他们的兴趣和优点,用来引导学习。
我的观点和做法已经收到了正反馈,我的孩子们的平均分连续两次超过第二名四分。
被社会教育过的人都知道学习成绩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希望我能传授他们更多,让他们少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