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买菜回来,我在电梯口遇到了孩子学校乐团团友李竹凤的妈妈Sophia,她个子不高,圆圆的脸上堆满了笑意。他们居然和我们住在同一栋楼!得知他们是从印尼过来读书的华侨, 由于整栋楼就我们两家外国人,顿时有了的亲切感。
后来,她常常差女儿李竹凤把她做的印尼炒饭、咖喱鸡端上来给我们品尝;而我也让孩子把我做的清蒸鱼、饺子给他们送去。
一来二去,大家慢慢熟络了起来,得知她有三个孩子读华校,来到马来西亚八年了,先生一个人在印尼挣钱,每个月把生活费和学费寄过来。我感到非常纳闷,为什么要一个人带着孩子背井离乡,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就那么差吗?
直到有一天,她在WhatsApp 里面约我第二天早上到他们家里喝咖啡,还说需要我帮她一个忙。我一口答应了。
客厅坐下,就看到旁边墙壁上满是水粉画,色彩艳丽,我忍不住问道:是最小的那个孩子画的?
她说:是的,去上了绘画班,回来就画了。
我仔细观察,发现上面写着唐诗,上面的字迹相当的工整,其中一幅画是《琼州词》的内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忍不住夸赞,因为汉语是孩子的第三语言呢(1.印尼语、2.英语、3.华语)!
听了我的夸奖,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眼里是满是自豪。
我的思绪还没能从那“沙场”回来,她端出了茉莉花茶和花生酱、面包,踌躇地问道:喝完茶,我想麻烦你帮我翻译一下我爸爸写的东西,我不知道他写的什么!
???
她圆圆的大眼睛恳切地望着我,脸上泛起了红润。
“没问题!” 我爽快地回答。中式英语嘛,听和说不咋地,阅读、翻译还是难不倒我们的!
她在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那是手写的,居然是汉字文稿,好漂亮的硬笔书法!
我疑惑地望着她:“你爸爸写的?!”
“嗯,他写了什么呀?” 她急切地问。
我赶紧一句中文,一句英文的,读出来,译给她听: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就成了耄耋老人……
How time flies! I am old now…”
我正在纳闷:不会说中文的Sophia,她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中文怎么写得么地道?一抬眼,不知何时,她已经泪眼婆娑,不停地用纸巾擦着眼眶!
我停下来,不知所措地把手搭在她的肩膀。隔了好一会儿,她才平静下来,跟我说起了她爸爸的故事:
他是印尼第二代华侨,生于印尼,长于印尼,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位记者,因为他读的是华校,所以他的华文特别好!
但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所有的华校都被政府关闭了,所以他和先生都不懂华语!
李老伯因癌症过世后,留下了大量的书稿,她发现:作为女儿,居然不知道爸爸写了什么?!这成为她心中的刺!
她与先生商量,一定要让孩子们学习华文,纵眼望去,在东南亚,能够学习华语的地方只有马来西亚的华校了!于是他们决定,由妈妈带着孩子来马来西亚学华文,爸爸留在印尼做他们的经济后盾,这一分隔,转眼就八年了!
听了他们家的故事,我惊异得说不出话来:居然有人背井离乡,仅仅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读懂先辈写下的文字!不让华夏文化的传承在他们这一辈断层!
我感动得译不下去了,我跟她说:你每个星期把你要翻译的东西发一份给我,我把它写成英文,你可以保存!
“太感谢了!有你帮我翻译就太好了!我不敢让孩子翻译,我怕我听到我爸爸说话我会哭!”
离开他们家前,我拍下了墙上她女儿画的一幅画,我要把它保存。
同是华夏儿女,我们读着同样的诗歌,这幅画就是最好的见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