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民间故事《三女婿上寿——对对联》
童僖
永登乡下流传着关于三女婿上寿的故事,民间版本有很多,一般是大女婿的诗文文邹邹的,二女婿的不是与钱有关就是与权有关,唯独三女婿的看似粗而俗,但粗而巧妙,俗而机智,就像“三句半”里的最后那半句精髓,让人狂笑不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我先把《三女婿上寿——对对联(一)》奉献给大家。
话说永登某村里一个老汉,生了三个女儿,老汉身居农村,历经艰险,却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吃苦受累供三个女儿上学读书,女儿们个个非凡,学业有成,大学本科毕业,收入不菲,都已经成家立业,大女儿嫁给了省城的文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干部),二女婿是一个县城里的先生(相当于现在的副高级职称),三女婿嫁给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自谋职业有所作为的小老板)。
这一年,老汉七十大寿,三个女婿均携带家眷同来岳父家给老丈人拜寿祝福。
上集说的是三女婿上寿——赛诗。 本次说说三女婿上寿——对对联的故事。
大女婿买了一条烟和两瓶金六福酒,二女婿买了几斤水果和两瓶五粮酒,三女婿买了一盒饼干和两瓶茅台酒。
席间,仍然按照以往这个家庭的常规,开始了对对联吃饭喝酒的老规矩。
大女婿抢先叫道:
我的上联是:岳父金声玉振;
下联是:全家鸿福齐天。
二女婿接着说道:
请听我的上联:恩师学富五车;
下联:誉满中华大地。
三女婿不慌不忙说:
上联:岳父言简意赅,女婿茅塞顿开;
下联:姑爷登高望远,丈人台阶铺垫。
三个女婿都在极短时间内说出了自己的对联。
老汉一听三个姑爷的对联 高兴的对三位女婿的对联进行了点评:
大姑爷的对联:字数相同,把金六福的“金福”两字嵌进去了,做到仄起平收,含义也不错,但“岳父”与“全家”平仄不合;
二姑爷的对联:两联字数相等,平起仄收,也把五粮液酒的“五”字和“誉”字嵌进去了,誉是液的谐音,含意不错;
但“恩师”与“誉满”及“学富五车”与“中华大地”词性不对,平仄不合;
而三姑爷的对联: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基本符合要求,把先生和弟子教与学的道理和岳父与女婿甘做人梯的崇高品格表述得淋漓尽致。
又把“茅台”两字巧妙地嵌入联中。是佳作啊!
大家都没有想到,今天的老丈人竟然对老三的歪対说好了,特别是老大和老二女婿大有不服气的来头啊!
大女婿又开始了,说这次的上联是:
“山山出竹竹成林。”
二女婿立即应对:
“口口回味味无穷。”
虽然这句下联在字面上勉强契合,但意境与上联相去甚远。
随后,三女婿摸了摸头对道:
“人人从善善如流。”
大女婿又出了一个上联:
出墙红杏贪春色
二女婿的对的下联:
临水翠莲著天香
三女婿的下联:
当户碧桃醉客心
大女婿挖空心思或者叫处心积虑的找到了一副对联,他说这个对联看他老三咋样对,他便嘿嘿嘿的冷笑了几句说到:这次的上联是:祖冲之圆周率三点一四;
二女婿思索了一下说出了
下联:乾隆爷十全词四万三千
三女婿稍加思索后也就摇头晃脑的说开了:
下联:孙行者取真经八十一难
大女婿想起了一个比较难对的上联便说道:
半夜二更半
二女婿随即对出:
中秋八月中
三女婿顿了顿,说出了下联:
处暑七夕处
大女婿摇头晃脑的又开始了:
一人一碗一口锅
二女婿赶紧说:
单被单床单身人
三女婿也不甘示弱:
无儿无女无老婆
丈母娘说这老三就是调皮,看我的,
一生一世一断肠
大女儿一听老妈都对开了,立即说道,我也来一次:
一心一意一思量
二女儿说道:
千人千面千见识
三女儿慢悠悠地说道:
千年千秋千落花
大女婿问老丈人说,他姥爷,你是哪天的生日呀?老丈人随口一说“十一月十一日”,大女婿便说道:
这次看我的,上联是
“十一月十一日”,
二女婿知道老丈人今年七十大寿,便吟出了下联是“七十春七十秋”。就看老三你咋作对,请吧。
老三女婿说道:“七十光七十棍。”
老丈人高兴极了,这无疑是他七十大寿的最佳礼物,也是他最珍贵的记忆。立马就说,“看看二姑爷和三姑爷咋滴个对法子。”
大女婿想起了陕西人的秦腔口技,就说道:
“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请二位连襟对一下。
这个押字联,一共13个字,妙处在于: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舅”字,前三句形成一个排比,最后一句是对前三句的总结。
二女婿接着就说:“
刀削面,热干面,阳春面,面面俱到”。
轮到三女婿了,他挠起了头,左看右看,手从头上放下来,比划了一下打钩拳的动作,突然发现,就说:“上勾拳,左勾拳,右勾拳,拳拳到肉”。
大女婿出了一个很难对的对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二女婿对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三女婿对:
佰子仟孙,前百人,后千人。
老岳父也对开了:
楠榴乘屋,南十人,北千人
“楠榴”:就是楠木做的瘿瘤,就是楠木疙瘩。“乘屋”:古语翻译出来就是修建房子的意思。南+十+人=楠字,北+千+人=乘字。
大女婿又说开了,这次听我的:
月朗星稀,今夜怎能有雨。
二女婿想了想忽然传来一声高喊:
山呼海啸,明朝岂会无风。
紧接着,三女婿将他的下联对出:
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
这时候,老岳父感觉自己的三个女婿都有才华,身临其境,也受感染,自己不禁感叹,“女婿们才华横溢,老夫很是欣慰,我也对个下联: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大女婿又摇头晃脑的说开了,请听,这次上联是:
墙上画虎不能骑。
二女婿想了想随后就说:
没夫妇人莫近观。
三女婿又用手挠了挠脖颈慢腾腾的说道:
水中捞月一场空。
大女婿又出题了,他说这次的上联是拆字联,请听:
四口同圖,内口皆归外口管
二女婿对的下联是: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三女婿对:
雙人伴坐,左人不比右人高。
大女婿又出了一个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
二女婿巧对下联:
"七人是化,八人是孽,九人是仇。"
二女婿对的下联是:
“单木是木,俩木是林,仨木是森。”
三女婿对的下联是:
“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
岳父为了考察女婿们究竟是谁有才,便出了这样一个上联:
自大一点就很臭。
这是一个典型的拆字联,把“臭”字拆开来,就是“自”字和“大”字,再加上一个点。
很显然,岳父之所以出这样一个上联,就是想告诉女婿们:
“你们现在虽然一个个都在外面过得不错,我也很欣慰,但还是要提醒你们平时要低调做人,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更别嫌弃糟糠妻,不然名声就臭了。”
结果,三个女婿听完,硬是各显神通。小女婿现场求助上大学的儿女,二女婿则拿起手机上网查,只有大女婿拉着老婆商量……
十几分钟过去了,小女婿在儿女的建议下,给出了自己下联:
土无一横难成王。
二女婿当然也不甘示弱,对出了下联:
王若无天化为土。
按字面来看,小女婿其实对得还是不错的,相当于是把“王”字拆成了“土”和“一”。
到了大女婿了,他对的下联是:
二人联合就是天。
老岳父听完他的这个下联,当场就表示:还是大女婿懂事!真正的夫妻相处之道,就应该是有啥事共同承担,共同商量着来。
随后,大女婿说出了上联:
一碗二两三鲜面
二女婿答:
一辆二手三轮车
三女婿对:
十元四钱五粮液
大女儿对:
三斤四两五花肉
二女儿对:
五元六角七把葱
老岳父对:
午时三刻一碗酒
丈母娘对:
三岔五渠十里店
(均是永登地名)
大女儿一高兴,说:我也出个上联,你们对一下:
生米煮成熟饭
二女儿抢先答对:
花肉熬成清汤
三女儿看了看大姐和二姐,说:那就该我出下联了,我的下联是
醉酒吟出新诗
三女婿对了一句:
“敞开肚皮吃饭”
老岳父跟着说道:那就
“立定脚跟做人”。
大女婿也不示弱,连忙说:
“大着肚皮容物”。
岳父说,这次我出上联请大家对出下联:
登高品泉三口白水
大女婿的下联是:
“勘测天崟一大金山。”
二女婿对的下联是:
“锻炼方镁一万美金。”
三女婿对的是:
“淘宝玦鐄一块黄金。”
大女儿给出的下联是:
“拜访天仙一大山人。”
二女儿的下联语出惊人:
“追逐天蜻一大青虫。”
三女儿的下联也不俗:
“观赏天凤一大凡鸟。
大女婿说:
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
二女婿应对:
七夕搭桥,成全万般柔情
三女婿巧合:
一世情缘,换来百年同心
丈母娘一听女婿们的对联也来了兴致,说,我也对一个:
五时荡舟,摇碎一河亮星。
老岳父捋了一把胡须说,我也添个乐吧,这下联是:
午时劳作,头顶一片红日。
大女儿一高兴说,我也对一个:
半夜作画,描出千朵白云。
二女儿一拍手说,今天太高兴了,大家都对对联了,我也不妨试试看:
四月赏花,融入一路锦春。
三女儿笑逐颜开的说,今天是我们家最开心的日子 ,大家都参与了,那我也要对一个不是?
“寒时送炭,带去一个春天。”
大女婿又别出心裁的出了一个上联:
生铁是铁, 熟铁也是铁, 生砧熟捶铁打铁
二女婿赶忙给出了下联:
古画是画,今画也是画,画笔一挥画中画
三女婿说:
男人是人, 女人也是人, 男上女下人叠人
丈母娘说,三女婿的对联对的倒是工整,就是粗俗了点,我也来一个,请听:
远山是山,近山也是山,山雾一开山外山
大女儿笑吟吟的说道:这个对联我也会,是这样的:
古戏是戏,今戏也是戏,戏锣一敲戏中戏
二女儿说,我也记起来了一个,应该是好下联:
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人之间一比人胜人
三女儿立马应声说,那就是我也必须要对了?请听:
冰块是水,开水也是水,开水融冰水化水
大女婿想到了村里庙里雕塑有一座将军像,那将军一手提着宝剑,一手牵马准备出征,英姿飒爽,他便由此出了一个上联:
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
二女婿对出:
两河对岸,双钩对钓二渔夫
三女婿巧对:
复岭二塔,两士对戟双驹人
大女婿又说道:这次上联是
“三杯四川五粮液,六亲不认,”请连襟们作对。
二女婿一想就说:“看我的,一辆二手三轮车,四处奔波。”
三女婿也不落后立马就说:
一对情侣二人行,三生有幸四季长。
大女婿说,三连襟的对联不对了,连字数限制都不讲究了啊!
三女婿赶紧改正道:是这样的,
一对两口三岔路,六神无主
大女婿的上联是:
门内有才何闭户
二女婿给出的下联是:
寺边无日不逢時
在古代都是使用繁体字,“时”的繁体是“時”左边是一个日字,右边是一个寺字,句式和大女婿的堪称绝配。
三女婿思索了一会,缓慢的说道:
王子喜点白玉来。
大女婿说有上联云: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二女婿说,这下联曰: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三女婿也立马就对出:
日立传音,音下心意,意寓:泉水滴石绕余音。
老丈人也来了兴趣,说我也对一个,是这样:
“千人作禾,禾后兑税,税赋:昊天接雨洒春禾。”
丈母娘也乐了,随后也要参与,她便说,我的下联是:
“火火成炎,炎边水淡,淡说,君子之交如水淡。”
三女儿接着说道,那我也来一个:
“十口是田,田下心思,思之:高山流水润桑田。”
大女婿想起了和尚与尼姑的故事,尼姑们从田里担着禾苗上尼姑庵了就说道:“哎呀,我想起了一个绝妙上联:师姑田里挑禾上。”
这个上联是一个谐音联,一语双关,“禾上”就是“和尚”。
“师姑田里挑和尚”,挑又可以理解为勾引之意,尼姑情挑和尚,这叫什么话?简直是亵渎出家人!
二女婿一点也不害羞,挺直了胸膛,大声回答:“美女堂前抱绣裁。”
美女堂前抱绣裁,绣裁谐音“秀才”,表面上说美女在织锦绣,其实却是说美女抱着秀才在胡闹。
三女婿想了想说道:
“莲子已成荷长老。”
小女儿也连连拍手急忙说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大女婿心想了半天终于又有了新的想法,说道,看我的,上联是:
进进出出,黑夜尽头方见日。”
二女婿沉默了一会,而后对出下联:
“来来往往,严冬过后始逢春。”
这二女婿的对联不仅对仗工整,与上联相比,下联的意境更胜一筹。
三女婿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了,转圈子走来走去,突然一拍头顶说:“想起来了,下联是:
离离别别,白云苍狗方知心。”
三女儿也微笑着说道,我也想起了一个下联:
“来来往往白昼开端依稀星。”
老岳父也对了个下联:
叮叮当当,千锤百炼总成形
老岳母也要揍个热闹,说我再对一个,这下联是:
起起落落,暮色来时显月明
女婿们的才思在文字游戏中获得了家庭的乐趣无穷,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汉字的魅力在那字正腔圆的发音,在那银钩玉唾的笔劲,在那优致雅怀辞义,还在于它那形象有趣的结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沉淀着悠远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