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都挺好》中的“姚晨爸”,你是否敢于自我剖析?
最近特别关注倪大红这个演员,不断回放他饰演的剧。从《正阳门下》里的“关老爷子”到《情满四合院》的“傻柱爹”,再到《都挺好》里的姚晨爸“苏大强”,倪大红塑造的角色,最真实“感人”。尤其是苏大强集现实生活中各种“作精老爸”的精华于一身,让我们看到了没有好好活过的人,老了有多可怕。为此,我就反观我自己,并对自己进行了彻骨剖析:
作为母亲,我是否也没有活过自己?在孩子成年后,自己没了青春只剩更年时,倚老卖老,抽风一样作?
《都挺好》里苏大强的妻子去世之前,苏大强窝囊了一辈子。在单位,他郁郁不得,在家里,他没有话语权,妻子一打女儿,他赶紧上厕所;想在饭桌上给女儿夹块肉,躲躲闪闪最后没敢。窝囊了一辈子的他,妻子一走,就成了“五毒老爸”。感觉这些情节也大同小异暗藏在我的生活里,生活中的我也是个“五毒”老妈。
第一毒:不会做饭会花钱。
话说我结婚后,生活能力零起步,不会做饭也懒得学习。有了孩子后,依赖老公到孩子两周。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老公心中有数。作为妻子和母亲,角色不到位,除了工作就是依附着老公生活,让老公感觉,孩子和妻子都是全托。自己的日常也同苏大强一样甩锅。——
“老公,让你和孩子受委屈了,谁让你的老婆在娘家就没有练习过家务呢。”
遇见老公出差不在家,带上孩子就出去饭店吃了回来,还说这样为节约时间。等孩子自己工作了会做饭了还“自夸当妈的有福”。
第二毒:人为的生活无法自理
《都挺好》中苏大强的妻子没走之前,买菜做饭一肩挑,妻子一走,苏大强就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呆在家里等儿子儿媳下班给他做饭,连下楼去饭馆吃个饭都不愿意。
生活中的我呢,没孩子时依赖着老公,在孩子大些时,还懒得做饭,也不乐意下楼时呢,就点外卖或者让闺女去楼下买。这跟苏大强也没有两样儿!
第三毒:自私自利
《都挺好》里明成把明玉打住院,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关心明玉的伤势,而是赶紧给大儿子打电话,催他给自己买房子搬走。把所有积蓄投进不靠谱的理财,朋友劝他慎重,投资有风险,他说没事儿,还有两个儿子呢。都说啃老可恶,苏大强实力告诉我们啃小更可怕。
生活中的我,虽然没有依靠闺女的钱财,但是,结婚以来,从来都是有钱就花。还强词夺理说:女人花钱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钱是挣来的,不是靠攒来的。给省吃俭用过日子的老公无形的压力,为了自己爽快,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无形中孩子也养成“败家不等天亮”的恶习,生气时还埋怨孩子。
第四毒:贪财。
剧中,苏大强掉进了买彩票和“理财”的坑,血汗钱一分不剩。在医院闹着要跳楼,苏明玉跟他算账,告诉他如果再活20年,退休金一共加起来能拿上百万,要跳楼了,这些钱都没了。苏大强眼珠子一转,下来了。
我呢?虽然没有苏大强的嗜好,但是,不劳而获的心总是像小鼓一样敲打着自己,有侥幸心理。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日子,把希望寄托在老公身上,喜欢抱怨。内心还得意自己是个巨婴。这个跟苏大强的不知廉耻也如出一辙。
第五毒:爱慕虚荣,内心狭隘。
《都挺好》中二儿子让他洗澡,他说,恐怕不是你让我洗吧,暗示儿媳妇嫌弃自己。明知道儿媳妇怕狗,还把流浪狗往家里带,等儿子把狗赶出去,他又阴阳怪气地说人老不中用,被嫌弃,你看主人多厉害。在大儿子面前说二儿子坏话;在二儿子面前说女儿坏话;一转头,又在儿子面前挑拔儿媳妇。
我也一样,在处理家庭关系中,私心多抱怨多,嫌弃别人给予少,自己委屈得狠,都是别人欠自己的。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懂大局识大体的母亲形象。导致目前的孩子对家庭格局不满意。孩子恋爱观,价值观,世界观扭曲。
对照苏大强,我内心同样藏着深深的懦弱与不甘,就是典型的没有充分活过的女人。我是形而上的妻子和母亲。尽管我安慰自己说:我不是“原罪”。我没有完善过自我,没有活过自我,谈感情,谈责任都是一场空。因为我对自己没有过完善好就结婚生女,也同苏大强一样对子女产生一种讨债的心理,觉得是因为子女,自己才到了今天。因此,在家庭生活中也折腾也过分,也作,也都理直气壮却不自知。
我的原生家庭压抑过我。我给女儿建立的原生家庭貌似光鲜,其实绝对亚健康。
我通过倪大红饰演《都挺好》里的苏大强,血淋淋剖析了自己。年轻时所有的亏欠都是债,老了也许才会领悟。可惜,没有回头路。《都挺好》给我警醒。倪大红饰演的苏大强其实是我的照片隐藏板。洗心革面应对每天一张的考卷,尽量让自己别再作贱自己,也别让孩子成为无辜,尽量让自己优雅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