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趋利避害、避重就轻是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则,也是人类满足各种生存与发展需求与动机时的本能反应,是一种轻松与愉悦的状态与反应。
而遭遇困难与挫折也是人类生存不可避免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因此抗挫折的能力就成为了人类更好生存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社会的高度发展竞争激烈,人生之路难免磕磕绊绊,因此很多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坚毅性格的重要意义,是家长观念的进步。再进一步讲,挫折、磨难、逆境教育犹如生命之盐,不能指望一时的灌输就会使孩子终生受用,这种营养剂的供给应该是长期不懈的,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呢?这五种方法建议家长从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尝试培养。
1、从讲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到实际体验
选取或自编一些挫折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和幼儿进行讨论,但是家长一定要清楚讨论是重点,这是有效的解决孩子所面临的各类挫折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途径。
也可讲些可以进行表演的故事,和孩子一起根据情节进行表演,让孩子扮演失败或遭到挫折角色,家长扮演帮助者的角色。然后,进行角色互换,家长扮演失败者,孩子扮演帮助者。这样,孩子既能体验到挫折感,又能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
还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幼小的时候,带他们在日常生活或者旅行中去经历一些挫折与困难,以及在家长的带领下如何克服的,最好能拍摄一些照片或视频。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孩子出现为难情绪的时候,就可以翻出来这些相册,让孩子重温当时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们是如何登上山顶的照片,再讲讲你们又是如何筋疲力尽,但还是坚持登上山顶。
因为是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孩子会很感兴趣。每一个故事都能让孩子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2、做游戏
家长多开展和设计一些与挫折有关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训练。例如,可以和孩子玩"如果"的游戏,家长提出问题,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想到解决的办法。
"如果出去关门后,发现未拿钥匙怎么办?"
"妈妈生病昏倒在家里,你该怎么办?"
"你和妈妈在大街上走散了,怎么办?"
"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通过这种问答游戏,让孩子学会面对困境。
又如,2岁左右的幼儿,可以让他们玩“钻洞”的游戏。在家里可把大纸箱侧放在地上,让孩子从里面爬过去。当孩子爬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外面制造一些声音,或轻轻摇晃箱子,让孩子感到害怕。然后,再鼓励孩子勇敢地爬出来。
3、制造困境
为孩子制造一些困境,让孩子犯错误,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让我们看一位妈妈的做法。
儿子要到山里参加夏令营,妈妈让他自己整理行李,在走之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够衣服,因为山里会比较冷,但她并没有指出来。
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说:"我的衣服带少了,冻死我了!"
这个时候妈妈就开始对儿子进行启发式教育,告诉他:出发前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气候,再做决定带多少衣服。还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再对照单子来收拾行李。
这是个妈妈狠下心,先让孩子吃些苦头,再让孩子学会今后避免困境的方法,孩子在错误中得到了成长。
很多情况正是家长的善意或好心,在有意无意间丧失了对孩子耐挫折能力的培养。
4、开展竞赛
多和孩子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先让孩子体验失败,再和孩子分析原因,改变方法,最后让孩子体验到成功。
当孩子成功后,家长给予积极暗示,如对孩子说"失败并不可怕","你真行",必要时可以给予孩子奖励。
5、让孩子吃苦
让孩子受一些感到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如劳累、饥饿、寒冷、惩罚等,能让孩子体验到,许多事情并非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家长要狠狠心。
例如孩子不吃饭,不要追着他哄着喂,就饿他一次;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带孩子出去玩,只要孩子还可以走,就让自己走完全程,鼓励孩子坚持就是胜利。
上述挫折教育的方法并不是最全面的,家长可以不断创造,关键是要有培养孩子承受挫折和战胜逆境的意识,有效的挫折培养才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2年度写作营第135篇1645字,累计2188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