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宝宝三岁了,越来越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开始说不了,开始不按照你说的做了。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行为叫做“顽皮”。
但真正观察孩子的这些“顽皮”,就会发现有些共同点,孩子在顽皮的时候,所谓的“不听家长的话”多少有些无赖。
早上起床,必须妈妈在身边,看不到就要吵闹。想吃零食,想玩手机,达不到目的就哭闹。出去玩,不想走了就必须要抱,不抱就要哭闹。去上托育班,必须要在家各种磨蹭才拖拉着去。睡觉前,必须要各种磨蹭才刷牙洗脸。
总之,面对孩子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基本就两招:
延时(磨蹭)+反对(苦恼)。
作为家里人,因为和孩子从小生存在一起的情感关系,就很容易会产生适应孩子的教育模式,一哭闹就被动适应,面对孩子的情绪表现,我们居然选择了只要孩子哭闹就服从的养育模型.
所谓溺爱,应该就是这种被动式服从的陪伴模式。
孩子在家里这反复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只要“哭闹”就可以解决家长不配合,不服从自己的“绝招”。
哭闹=解决一切不服从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其实跳出来简单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哭闹还是磨蹭,这些表象都在说明一件事情:
孩子进入了非舒适区。
面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非舒适区,孩子采用的是“顽皮”的处理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面对非舒适区说不。孩子总是希望外在的人主动适配自己,让自己继续在舒适区中享受,但这显然违背适者生存的原则。
适者生存不是让外在适应你,而是让自己通过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来完成自己的成长。
大人如此,小孩也要尽快养成。越早学会适应并主动进入不舒服的成长场景,就成长越快。
这成长的前提就是:
对于孩子成长中必须要做到,遵守的事情,我们家长要敢于给孩子明确设定边界,让她明白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她做出让步的,这非常重要。
想想看,每次碰到吵闹,奶奶总是说就一次,不会有大问题的,但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别人主动适应后,变成了无原则的哭闹性格。
在家里还好,一旦到了陌生的生存场景中,就会让其陷入无助的生存恐惧中,没有经验去适应那些不熟悉,不想去做的事情,不知道如何适应这个世界,因为在她的心智中,从来都是别人适应自己的。
因此,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能够有边界的进行协作和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放纵和被服从是很重要的生存能力,这算是通用能力的一种,越早学会,越早收益成长复利。
成长,不是溺爱,不是服从,更是适应。从舒适区到非舒适区的适应能力。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