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的困惑
历史书上,我们接触的大部分是中原的故事,当时就有一个疑问:想当年,汉武帝何等的英勇,击败匈奴多次,却为何汉人的王朝还是不能稳定地、可持续地、同时统治长城南北呢?而草原王朝元、清能够一统天下呢?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底层的统治逻辑是什么?
02 什么是汉人王朝
理解汉人王朝之前,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汉人?在古代,汉人是指接受儒家文化,并按儒家文化的指导生活的人,而儒家文化的载体和基督教或者穆斯林不太一样,那是精神世界的追求,而儒家思想是从生活中总结提取的人际关系规定,离开了人际关系基本就无法存在。所以儒家文化的前提是要有比较稳定的组织,稳定的组织就意味着定居。 定居的前提是农耕,而能不能农耕在于年降水量,那么什么样的降水量是符合条件呢?400毫米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条400毫米等降雨线差不多和长城重合。也就是意味着以儒家文化为统治思想的农耕地区的扩张极限就是400毫米等降雨线。就是为什么长城是修在这个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跨过这条线,要活下去就必须游牧化,而一旦游牧化就慢慢成了突厥和蒙古人了。
所以到这,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纯正的汉朝虽然有能力派兵远赴漠北,驱赶游牧者,却无法统治漠北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虽然你可以战胜他们,但是你驻军的后勤补给,生活习惯都无法做到,只能撤军到长城以南。因为自然生态的原因,儒家思想文化是越不过长城以北,嘉峪关以西。
03 中原和草原的继承逻辑区别
自然生态原因带来的社会结构不同,导致中原和草原帝国的统治逻辑和继承秩序发生了很多变化。
中原:农耕文化——税收成本低——稳定的中央财政——官僚制帝国——君主保证正当性——嫡长子制度
草原:游牧文化——税收成本高——无稳定的财政——小部落统治——君主保证战斗力——成年兄弟继位
04 草原匈奴、鲜卑、蒙古帝国从何而来?
在秦统一天下之前,并没有出现过生命强悍的草原民族,但是到了西汉帝国时期,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仿佛从天而降,屹立在北方。而中原形成庞大的帝国却经历了接近一千年的积累。那么为什么草原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时间积累就能一下子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呢?而元、清朝这样的草原型王朝又是如何跨越长城以南统治中原和草原的呢?请听下一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