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主义

01.


拜文学院四年的细心栽培,毕业后在一家原木风的书店面试,店长站在对面,我摇着头——“我没有什么好介绍的。”尽管有点刺耳,可这话本意绝非要留下傲慢到目中无人的第一印象。


实事求是罢了。


没有任何评优评先,也不参加任何群体活动。夏天晃来荡去,以不变应万变,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件T恤,要么奶白,要么就是骚骚的粉红,破了也不换不扔,导致一个星期总有那么几天惹人眼球。


室友眉头一皱,面露担忧地说,要是大家都像空空你这样,服装店得大规模破产不可。


日常睡到自然醒,下楼买个包裹着土豆、海带、火腿的煎饼,回来带上耳机,翻开某本不知名的闲书,人间的悲欢我通通不通,再醒到自然睡。


周而复始。


哟,韩寒,三重门写完没,还是那个室友。什么三重门,五重门都写完了,顶着一团不打理的长发,我睡眼惺忪地说。



三天洗一次白净的身子,每天一杯微甜的抹茶拿铁。这般平静的生活里唯一闪过一次光,还是托室友马虎所赐,把我的ppt作业复制到了教学电脑上(直至今日我都还在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故意的,明明平时挺机灵的)。


我本来就不是抛头露面的性格,形势所逼,也只能剑走偏锋,厚着脸皮上去解说文档,言毕,中国语言学史老师摸着下巴,一边搓弄一边悠到讲台上——我觉得很完美。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到头来原来这句哲理是这么回事。


话说回来,这些鸡毛蒜皮有什么好介绍的,难道做个搬书工,还得拿到校园一等奖学金不可?




02.


不过我还是扛起了打工人这面大旗,我说过很多次,那是家客服外包公司。朝九晚六,周末双休,文字交流,熟手大多会一对四,财务、账号、服务器、域名、备案……所有咨询业务线都接。我这个人手脚慢,脑袋单线程,讨巧劲、类似于一边又一边这样的事情做不来,离开之前还只开了三个窗口。


具体的工作内容还挺符合我的秉性。和形形色色的人聊天,解决他们的困扰,获得感谢,偶尔得到长评,彼此之间长则几小时,短则几分钟,都靠文字联系着,就算我在这边抓耳挠腮,情绪低落,也丝毫不会影响我“说话”的腔调。


坐我格子间对面的组长,透过电脑的隙缝说,空空,只有你接线的时候在笑。倒也是这样,这份差事,不算令人厌恶。



可也颇费气力。星期三是个分界点,一旦越过,就意味着越来越需要依靠意志力,而非习惯来敲击键盘,自身可以明显体验到从意志到行动之间的延迟效应。


在往后的面试场合,我都解释过为什么要辞掉这份不算令人厌恶的工作——以他人可以接受的程度来表述原因。像……不过是新欲望的诞生与旧欲望的灭亡这样的大实话,怕不是人人都可以打心底接受,反而显得我有点荒诞不经。不过,我已经决定做一个实诚的人,要么说心里话,要么沉默,这样更能把彼此快速筛选一番,都不委屈。


公司损失了一个人才呀,刚上任的经理说。


我喜欢他的实诚。




03.


辞职过后在成都的大学老师那学习CG,兜兜转转,机缘巧合之下进入游戏原画行业。


想起来真是勉为其难,自己本不是个手脚麻利的人,游戏道具的单件制作又需要平衡品质与速度,导致自己一度深陷“效率”,难以突围。


周围的同事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正常上下班,“996”却成为我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我所有的精力会在白天的制图中耗尽7分,晚上躺在床上还会不自觉想着没有通过的设计稿,拉下的进度仍需自觉回公司在周末补上。


某个加班夜,踏着青绿色、月包八块的共享单车回到住处已夜深,把洗面奶挤在脸上抹开,一股咸腥的气味弥漫开来,睁开眼睛看看手,再瞧瞧镜子,鼻血随着洗面奶抹得脸上手上到处都是。


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有其边界的啊,我杵在原地恍惚着。


迎来这份工作的最后一天是在独立的隔音会议室里,我和经理坐在沙发上。她整个身体斜靠着陷入沙发尽头的一角,双手时而随意搭放在腿上,时而挽起于胸前,淡色羽绒服内里搭着白色针织衫,紧身的牛仔裤把纤细的腿勾勒出来,尽头显出一双普通的黑色高跟鞋。


我在另一角。


从公司层面来讲,有人辞职自然不方便,她说,可是从个人层面来说,我是支持你的……


你要成为你自己,经理的语气笃定,实诚。


我这个人从小到大被不少女性温柔地对待过,每次都差点掉下几滴泪来,想必经理透过她那薄薄的镜片,也体会到了我心里被理解的颤动。


所谓理解,那可是爱的另一个代名词。


不过,渣男的行事风格还是注定得说走就走,流浪天涯。笠日,自己把相关电子设备退回,给团队成员每人一罐雀巢咖啡,再在辞职的薄薄纸张上签下小小的姓名。


经理送我到自动磁门门口,镜片后的眼睛眯起来,有时间可以回成都来玩哦。


好,我轻声道着。


站在电梯口,我没有转头看经理,余光里知道她望了一两秒钟,然后哒、哒、哒,高跟鞋鞋根撞击着地面,渐渐隐没在玻璃门后。等电梯的那几分钟,想起前几天从外派基地回到公司,经理说可以把压力给卸下来了,可直到这时,那些害怕交不出稿的担忧与反复修改调整的压抑,才真正地从生命里消抹而去。


这是亲自用手,把起雾的落地窗擦出了一道风景。


大厦外面正飘着毛毛细雨,雨伞在买咖啡时落在了便利店里。干脆索性带上帽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回去,一路上自己都想象着《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爬过下水道的场景。


之所以不如往常一般踏共享单车,是因为博大精深的中文有个成语叫乐极生悲。




04.


我算得上是幸运的人,第一份正式工作就踏入了舒适圈,除了跟上流水线般的节奏有点吃力外,基本上是如鱼得水。早在正式进入在线组之前,内心就有直觉般的感受——只要规避电话客服,就能野蛮生长。后续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些跟满意度有关的奖励,最终都自然而然地落于我的掌心。


原画类的工作却并非如此,在接受它之前我犹豫了一天。大概早在求学的过程中就有体会到自身的吃力感。即使每天的学习进度都有往前推着走,可内心对这技术类的工作是否能够胜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抱有着一丝怀疑。


不过我属于做什么事反正得从头到尾体验一遍不可的人,即使有不安感存于心间,仍旧坚持把老师的课程一丝不苟地走了一遍。实际工作中虽然也会冒出不对劲的体会,活在绵绸的焦虑与不安里,也好歹渡过了辗转难眠的试用期。


抽身而出后多多少少增长了点智慧。大概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活波的心灵,在与世间的摩擦碰撞,尝试与挑战中,它会自然而然告诉你,接下来要去做什么,又要小心规避什么。只要你跟着心灵的指示前行,一如既往地相信它,面对不太如意的结局也没啥后悔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可并不意味着你的选择一定会成功,而是我们都拥有可以选择失败的权利。这背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决心。


至于那活泼的心灵则有另一个名字,叫“贪婪的欲望”。于世间,它一会化身为写写写,在另一个人身上又是跑跑跑,在每个撩人的月光下,又成了爱、爱、爱……


很多时候,它是赚赚赚、赚赚赚。




05.


遥想空空当年,欣然接纳了“工作是爱他人的方式”。如今站立在生存波折后的此时此刻,空空仍旧认同这句话,可又多了一些咀嚼的意味在里面。“爱”意味着人的主动性,把赚不赚钱搁置一旁,你耗时费力、突破迷惘,被打倒在地,又愤然而起所做的事只要对他人有意义,那么就是在工作。


不过说回现实层面,它作为生存的手段,又是在个体的生存感受与社会群体的需求之间找到某个平衡点。切记,道路千万条,幸福第一条。每个鲜活的个体都会在“贪婪的欲望”引导下,不断地尝试、试错,最终在利益回报与生存感受之间做选择题,达到这样一个主动去爱的平衡点。


我历经过的那两份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那么不同,可有一点倒是出奇一致——只有在自己低头的那一瞬间,周围不存在任何与之相关的人时,心灵最为安定、集中。客服有晚班,原画有加班,那些孤独的时空对我来说都是繁忙人世长途跋涉中的一小段避风港。



想尽办法找到个体的生存方式就是我的平衡点,我跟大学室友说起这个想法,在微信的对话框里,准备教资考试的他回说,万物都是有所依靠的,不可能独立存在哦。


不,机灵的你可没能理解,但我还相信你是爱我的。听着,我就说一遍,你可以读无数遍——我只是想孤独地工作,可没想孤独地生活。




空空——沉默的大多数之一

可以活得不修边幅,也可以活得不够灵活

但不可以不按自己想的去活

爱生活里的烟火气,也爱自由自在的人群

独独不爱西装革履式的正儿八经

梦想是做个有意思的人,和大家一块笑,一起哭

一起体验人世的浮浮沉沉

知自私,但不止步于自私

懂感恩,但不受限于感恩

以清醒的意识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终了

倒也不枉此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唉,又失败了。” 放下电话,李想有点失落,这是他第三次和老婆沟通无果,“前几年你搞游戏创业,我也没说什么,...
    澈言阅读 718评论 5 5
  • 电影的褒贬毁誉就和人一样,可真是难以捉摸。不如说只要这个世界存在一个实体,再加上一群对它有好坏感受...
    空空小画阅读 512评论 0 4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36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51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