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大学生,面对未来职业选择,可不能出错。
我曾记得,当我毕业两年左右的时间,我有几个大学同学还在调换职业方向,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成本挺高。然而,虽然说成本高了些,但是还有调换的机会和时间。后来我还曾遇到不少人工作五六年后,还在调整职业方向的,这意味着基本上丧失了职业竞争优势,个人的职业也将收到莫大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怎么能在职业之初,就选择好我们未来的职业呢?准确的说,如何在我们进入社会之前,在大学阶段,就选择好呢?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我预计有90%以上的人,会给出不置可否的答案,或者根本给不出答案。而这个结果会完全不匹配学校的就业数据,现在大学的就业数据基本上是95%以上就业。其实,就业了,也不意味着准确的选择了职业方向。
学生的职业方向的选择,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1.家长、辅导员。父母和亲朋好友会站在保守立场或原有思维方式上判断,会根本不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未来需要。而辅导员,也更多的被行政工作束缚,毫无精力真正的去辅导学生。
2.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学生来说,创新到是值得提倡的,创业其实存在蛮大误区,比如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商业模式和业务运营能力的,更别说组织管理等了,大学生创业比社会创业成功概率要低90%以上。
3.介于独立与踏实之间。80后被普遍认为是踏实肯干的,00后将可能是中国最独立的一代人,而90后正好介于中间,这导致个性上的诸多叛逆,我行我素,而不够独立,也不尽像80后踏实。(这一条并非指整个90后群体)
不管受何因素影响,进入社会将是每位大学生的必然选择,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就算你不工作,也必将经历另外一条道路。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未来职业方向呢?
1.兴趣。90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80后很多人仅仅只会学习,而90后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兴趣。90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兴趣都可以作为职业方向的,除非至少满足下面三点:
1)这个兴趣,是你愿意为之而全力以赴的。
2)这个兴趣,你是深深研究,并深刻懂得的。
3)这个兴趣,也是你的优势所在,而不是弥补你的短板。
2.技能。很多大学生说大学的课程根本毫无价值,从课本或者大部分老师授课的角度看,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这套经过验证的教学内容,中间有非常多有价值的内容或知识、技能,只是你没有留心的观察到,也没有认真的去研究。举几个例子:
1)比如UI设计。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花很多钱去培训,其实必要性不大,只要你的美术功底够,大学你一样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去联系和研究UI产品,只要你付出够多和研究够深入。
2)比如工商管理。你在上工商管理的时候,你是否深深的研究市场营销?研究企业管理?还是觉得毫无用处!那么,你是否可以将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到你的社群或日常学习中去呢?从一句小文案开始练习,只要积累够了,我相信你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超过别人。
3.努力。人与人的智商几乎相差无几,而努力程度却差的很多,如果一个人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你将无法与之竞争。而努力,也不仅仅是死干,需要更多是思考、复盘、自省。具体说:
1)思考。努力不是把一件事做完,而是将一件事的内在逻辑思考明白,会使用演绎、推理等工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路径。
2)复盘。很多人经历比谁都丰富,却不能看透事物的内在规律,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复盘能力,你做的事不管大小,其实都可以优化和进阶,而你没能在经历完一件事就真正收获一件事,并且每次的复盘都可以让你保持一颗进步和客观的心。
3)自省。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你敢这样评价自己吗?只有深深懂得自省的人,才会保持自我认知的平衡,才会不断摒弃自身缺陷与强化自身优势,并能让你在任何时候不迷失。
有了兴趣、技能和努力,我就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职业吗?这也不一定,因为未来是变化非常快的,你需要能关注到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比如在人人都是社会化媒体的时代,你是否还不知道社会化媒体是什么,那就不好了。
另外,在你选定好一个方向后,你需要认真的去专研,将这个方向的基础知识都弄明白,学会,会使用,让你入门能力高于别人。当然,这中间特别需要你去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和学习工具,这都不是很难的,只要有一颗发现的心就可以。
有些时候,我不禁自己想,如果我去当老师,可能我不一定能将知识讲的多好,但是我可能可以培养出能胜任工作的学生,能培养出能对自己未来负责任的同学。或许,20年以后,我真的会去做这件事,想想还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