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91年的年轻教师,我想对胡老师和夏侯老师说,优秀。
所以,生而为人,我必须努力。看到两位同龄老师这么优秀,不禁感叹,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是多么的大。在语言素养,课堂把握,对文本的解读,等等,自己都有很大的差距。
两位老师上课内容是book2, Unit3Computers, Who Am I 的第一课。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将这课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都对这篇文本作出不同解读。文章是一篇讲解计算机的历史及应用的说明文,结构清晰,体裁明了。
胡老师首先以一个guessing game为导入,问到who am I,引出文章的题目。接着是fast reading问到文章的figure of speech, main idea以及topic sentence nof each paragraph。让学生们对文章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在detailed-reading部分,胡老师以段落为界限,第一段是以时间为主线,第二段是发展为主线,第三段是应用为主线。在输出部分,胡老师以两条新闻及一个机器人被采访的视频为导入,引出discussion话题: If AI will be a threat to human beings?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出team leader做presentation。
夏侯老师以一个机器人的小视频为导入,接着是一个free talk:what do you use computer for?what’s the functions? Fast reading部分是找到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以及文章的main idea。Careful reading第一段是以时间为主线,找到不同时间,计算机名称及功能的变化。第二第三段是以机器人的情感为主线,讲到机器人由lonely到happy的一个变化发展。接着对这一部分进行总结。Discussion部分是让学生设计一个机器人,包括draw a picture和介绍机器人的姓名,尺寸,颜色等。最后,学生做一个salesman,卖他们所设计的机器人。
视导团的老师,李琦老师以及在场听课的三位老师对这次同课异构做出了中肯评价。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做出了肯定的。接着指出了两位老师的不足之处。
胡老师上课前,学校突然停电,电脑开机缓慢,可能影响了胡老师的心态及上课节奏。视导团的夏老师提到,这正好是这堂课的契机,上课内容是computers,正好可以引入到今天的话题,当然,这跟考验我们老师的教学机智。李琦老师也提到,在多媒体教学普遍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呀,停电,电脑卡机,这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没有多媒体,没有ppt,我们就不能好好上课了吗?或许有时候我们该返璞归真,回到过去,在那个没有电脑,教师只有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年代,如果把堂上好,而多媒体只是辅助功能。
夏侯老师对文本的情感解读特别深刻。讲到机器人的情感由lonely到happy。但是discussion部分真的有必要吗?或者是我们教学目标的反馈吗?几个老师都提到了这个疑问。吴老师提到,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任务都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于老师也提出,discussion没有必要放到阅读课第一节课上,可以在文本被充分解读之后,上完文本之后,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了解。相信学生的输出会让我们惊喜的。
最后李琦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教师的5个规范:板书规范、讲授规范、课件规范、课的完整性规范以及学习目标的规范。这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我来说,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会按着这5个规范来规范我的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