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叛逆期的我们放荡不羁,无边的草原任我们奔跑,广阔的天空任我们逍遥,我们,可曾安好?你们是否知道,笑容下的我们,眼泪肆意滑落,鲜血恣意流淌,那些伤口,结痂了吗?我们难道非常愿意做坏孩子的吗?
不,是你们逼迫的!
自尊心,被你们一次次的践踏;伤口,青紫的颜色多么耀眼;曾经的荣誉被你们一张张撕毁,我们的心灵,在那一刻,瞬间绝望了。
叛逆期,我们借着这个洒脱的借口,到处游戏,哈哈的大笑声响彻云霄。一群朋友迎着风奔跑,泪珠滴落在脸庞,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翱翔于天空。太阳的光芒,刺亮了我们的双眼,照在我们的身上,显得格格不入,我们那颗炙热的小宇宙顿时暗淡无光。在清澈的湖面上,倒射出我们的影子,却未想,每个人都是黑色的。
每一次高声歌唱,每一次无忧无虑的玩耍,每一次绽放笑容都会被父母局限 ,让我们埋头学习,让我们考上大学,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我们身在叛逆期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父母的方式不对,自认为自己是对的。
做父母的总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兄弟姐妹这是无可挑剔的,但是父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呢?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沾污。轻则呵斥,重则打骂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导致自卑的心理,那些迷信于棍棒的父母要好好地反省一下,其实尊重孩子要从家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这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批评要像春雨一样,既滋润枝叶,又不伤根系。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经常挨打的孩子越是犯错误,因为在他们的心理已经有种潜意识的反抗力量了,而这种力量可不是你的棍棒能改变得了的。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必须从心里入手。在家里不要发号施令,而是采取谈心,提建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建立家庭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溺爱是一种虐待。”溺爱与虐待两者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看看我们周围的父母吧,上学接送,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从未单独横过马路。我们的父母与孩子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父母的想法是:孩子会很高兴,上学不用走路,还有漂亮的小轿车接送。但孩子又是另一种想法: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我们不可以走路回家吗?和小伙伴一起走路回家又可以说笑,还可以锻炼身体。孩子从小到大,什么也不用动手,例如做家务、叠衣服、洗鞋子……可是,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成长将来是怎样的?父母会不会照顾孩子到老?但是他们总有一天要学会照顾自己的。
释放、自由、无忧、简单越发缠绕在我脑海里,已不再因太棒或太烂而心情起伏不定。我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待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成熟了’那么这一切现象是否说明我已成熟了长大了,又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期。
我们的笑容中经历了多少,你们通通不知道,却总在那里指手画脚。伪装下的我们,鲜血淋漓,遍布伤痕。这些,都是我们不堪耻辱的回忆,少年啊,你们的坚强里隐忍着什么,我都知道。只是快乐不属于我们而已。
那些时光里,我们几曾洒泪,却挽留不会熟悉的笑脸,它们,变得陌生。于是,我们学会了伪装,一阵阵笑声回荡在大街小巷。
我们的手心沾染了花香,脑海里却忘记你的模样,吞噬里云朵嬉闹时落下的糖,叛逆是时光里最轻声的吟唱……
每当大人们发现一些东西损坏,总是第一个想到我们。只是因为平时表现不好,即使表现很好,仅仅因为做错一件事,而不信任、批评蜂拥而来,此时,我们心里想:凭什么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我们?凭什么你们就能够随意的把我们当佣人?我知道,你们的确是养育了我们,但是我们不是生来就是让你们打骂责备当出气筒的!
个人的内心感受,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