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在公交站台等车,听到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这个小女孩三岁左右,妈妈说:“你再这样,下次不带你出来了,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小女孩嘟囔着重复了一遍妈妈刚才的话,准备不理会妈妈的生气,开始爬上椅子,小手趴在旁边的栏杆上看对面马路来往的车流,
这时妈妈看到,又提高声调:“哎呀,趴那干嘛呀?脏死了!快坐下来,真是不听话……”
我在旁边听着感觉好耳熟,“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哎呀,好脏啊!快起来”、“你咋这么不听话啊”……这些不正是自己经常对Q宝说的嘛,刚才观察到小女孩的无措感,还有点失落。回想起Q宝在类似的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主动示好。
事后我都会觉得很对不起宝贝,真不该对他说这些话,随意发脾气,很怕会影响他学习去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父母做什么,孩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转身就上手实操了!
在公司参与了几次NVC案例分析后,我才意识到觉察自己的情绪,并区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及觉察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样才能真正get到沟通的要义。
比如文章开头的妈妈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的需要,并如实表达给小女孩听,耐心的听听小女孩的想法,也许就不会闹得两个人都不愉快,也让本来愉快的出行玩乐以两个人都不开心而结束。
总结下,在情绪中理清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尝试去区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就能避免,也能更好的体会到顺畅的沟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