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位家长,孩子的语文成绩相较其它科目一直平平,便劝告道:
“学好语文比学好其它科目重要多了。将来走上社会,用到语文的地方更多。一个人要是语文功底好,能写会说,更容易让人刮目相看。”
听起来很有道理,却总觉得太过功利。
一个人被认可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能表达出来的能被人看见的优点,肯定还有许多根植于内心的善与美,那种由内而外的光芒,才是真正能打动人的阳光般的灿烂。
只能说,学好语文是提升自己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人的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处于何种年龄段,都需要阅读来拓展生理上受限的视野,也需要用写作来表达内心深处与这个世界的对话。这些能力的养成自然离不开语文这门基础课。
如果人生是一座大厦,数理化甚至外语生物历史地理可能都是一面面的墙或者一扇扇门窗,而语文是地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时候地基没打好的话,渐渐长成时多少会有点费力的。其它科目可以集中火力恶补快速提高成绩,语文就好象很少有人能在短时间内由地下室突飞猛进到几十层高楼,非得一粒粒沙细细堆,一块块砖慢慢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可。
这种积累,是自觉地在深远悠久的文化中浸润几十年,把人世间有记载的值得称颂的美好都刻在脑海里。人群中一站,口吐莲花,一身诗意,好似整个灵魂都会发光。
就象前段时间突然火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人着迷的其实不只是选手、主持人以及点评老师本身,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2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感觉央视在这几年里给全国观众上了几堂循序渐进的语文大课。
几年前偶尔从电视上看到汉听大会这档节目,就觉得有种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感觉。
这不是一个浮躁、奢华的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最广大的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在各种拼颜值拼演技的综艺节目大行其道时,突然来一场比拼文化底蕴的盛会,很让人惊艳。
如果说汉听大会还只是一部大戏的引子的话,那么接下去的成语大会,就让人有种渐入佳境的酣畅。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厚重,与独立的字词相比,更多了一些重重叠叠的语境之美。
而在汉字和成语之后,终于在国人中掀起一阵热潮的,是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诗词。
当汉字只是单枪匹马的汉字时,也许她的魅力是有限的。一旦这些字词被作者融入思想和情感,被组装成一篇篇有质感的诗文的时候,就有了不朽的生命力。
每一篇公认的好诗词好文章,大都是在作者内心极度的情感撞击中产生的。情感越厚重,越容易被触碰,越容易打动人心,也越容易流传下来。
诗人,善于把生命中绝美的那一刻嵌进诗句里留存。诗词,做为一种浓缩的饱含情思的文字,就更容易震撼那些“以诗词为心”的人。
一路寻寻觅觅,某一天恰好遇见那些诗篇。翻开的第一页,就发现你藏了那么久的心事在一瞬间被道破——原来,千百年前,有人和我一样有过如此这般的心路历程。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爱默生
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他在千百年前写下的文字,能让你在千百年后读来甚觉契合,不知不觉中,你也变得如此诗意起来。
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反抗。 ——米兰·昆德拉《笑忘录》
3
想起那段沉浸在诗词里的时光。
突然对诗词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并非来源于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范文。诗词这么随性的艺术品,如果和考试和成绩挂上钩,其实挺扫兴的。
那是在一个语文老师的家里,看到一本《唐宋诗鉴赏辞典》。
比砖头沉,也比砖头厚的一本书。随手翻看的时候,绘声绘色的解读突然让我发现,那些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寥寥几十字之后竟蕴藏着那么多的意象。
我傻乎乎地问老师:哪里来的这么好的一本书?
老师笑着说:教书匠嘛,肯定要有几本好的工具书的啦。
那天,一向矜持的我,抑制不住喜爱之情,开口跟老师借这本书。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每次在书桌上摊开那本厚重的书,我都觉得那就象是一样能震慑某种妖魔的宝物,陪我在诗的王国恣意妄行。
细细读完《唐宋诗鉴赏辞典》,花了不少时间。之后意犹未尽,又找来《唐宋词鉴赏辞典》,发现词比诗更引人入胜,同样也是花了不少时间读完。
当时做摘录的本子还在,本子上做注解的铅笔字居然也没褪色。看着这些陈年的笔记,就仿佛又看见那些任窗外喧嚣不已,书桌前安静读诗的年轻的岁月。
现在想来,那时候花那么多的时间读的这两本诗词宝典,没有任何预设的目的,纯粹是为了那一份毫无来由的喜欢。
没有人劝你死读,也没有人逼你硬背,就那么心甘情愿死皮赖脸地和她厮混了那么久。厮混久了,那些特别耀眼的诗句就真的象老朋友一样,在接下来的岁岁年年里和你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4
看到一个很伤感的故事,说妻子难产过世,丈夫为一对双胞胎取名“一弦”、“一柱”,因为妻子的名字是:华年。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若天地的一份情,全都凝结在半句诗里了。
有时候,千言万语都难以尽诉的心情,一句诗几个字就表述得清清楚楚。
人生是一场修行,很多时候可以纵情高歌,也总会有那么些日子需要告别人声鼎沸,需要与青灯古佛相伴。那些有着强大生命力的诗词就象一卷卷经书,让你在某一刻有一种了悟,有几许释怀。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诗词,对于读诗词写诗词的人来说,大概就是得意时借以抒发得意之情的道具,就象文章开头说的,能使意气风发之士更具光芒。而失意时更能从中获得英雄相惜的同情,感受天地同悲的慰藉。
对于只为了考试过关背过几首诗词的人来说,什么诗意,什么才情,我不读诗不读书,不照样过得好好的。
确实如此,不读诗不读书,不会对活着有任何影响,可是会影响活着的滋味。
未尝过千滋百味,又怎知何为美味?
诗意,或者只是某些人选择的某种活着的滋味吧。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周国平《风中的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