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知道”的错觉
后见之明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我早知道……”,甚至自己也经常说。但这是很荒谬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早知道”。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得它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或信念。所以我们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的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这个时候系统1就会用我们目前见到的现实来替代之前的想法,典型的将困难的问题替换成简单的,并且意识不到这过程的发生。所以我们会高估自己的预测,也就产生了后见之明。
结果偏见
我们倾向于从结果来判断事情的好坏,所以“成功”的就是“好”的,“失败”的就是“坏”的。
·结果偏见加上光环效应和叙事谬误,会使我们容易受骗于畅销的商业书,相信公司的成功是由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夸大领导人和管理机制的作用,忽略运气和回归效应。
·结果偏见加上后见之明,滋生了畸形的评价体制。如果一件事情出现了糟糕的结果,那必定有人要为此负责,即使很有可能这根本是一场偶然事件。所以为了规避责任,就出现了很多过程繁琐的保守官僚主义。也就是说,如果出错要受罚,而做好了并没有奖励,那我就要保证尽量不出错,而没有激进的反常规行为,一般就很难出错,所以尽管过程繁琐了一点儿,很有单位还是有可能选择保守方案。
叙事谬误
能够吸引我们的往往是那些通俗易懂,逻辑简单,因果关系明显的故事。
启示
[if !supportLists]1. [endif]之前我也很相信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这种说法,现在看起来可能确实出于光环效应而人为夸大了之间的联系。但我仍然相信合理运行的体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if !supportLists]2. [endif]我也很喜欢故事,容易为故事买单,之后要训练自己更加中逻辑,多思考,少交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