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静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手中捧着一杯热腾腾的豆浆,浓郁的红枣和花生香气扑鼻而来,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温馨的故事。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对自己的感谢和欣赏。
我要感谢自己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正是这份坚持和拼搏,为我创造了一个宁静而舒适的办公空间。这里不仅承载了我的梦想和希望,更是我心灵得以休憩的港湾。
我深知,这杯豆浆背后蕴含着我对自己身体的关爱与呵护。每天清晨,我都会为自己准备这份营养丰富的饮品,它不仅滋养了我的身体,更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滋养。此刻的精神能量状态是五分,之所以是5分来自于早上的运动,也来自于我对自我的精心照顾。还有昨天12:30的那个决定——及时收手不去追剧,这份自律也是我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同学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你写东西写得这么好,是这么些年一直在看书和写文章的积累吧。”这句话仿佛一道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力量。原来,我在某一个点的呈现,真的可以看出背后的努力;原来,我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原来,我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这份努力被他人看到,是一种幸福;这份努力得到认可,更是一种动力。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总有一天会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此外,我还要感谢自己昨天的坚定选择。面对两件都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没有犹豫、没有纠结,而是果断地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更为重要的那一件。这种果断和坚定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早上起来的自我对话也成为了我感恩生活的一部分。我会告诉自己:“清空内心的杂念,以全新的状态迎接今天的到来。”这种自我暗示和鼓励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宁静的时刻,我想对自己说一声:“谢谢!”感谢你的努力、感谢你的坚持、感谢你的成长;感谢你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如此美好的生活;感谢你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从未放弃过自己。
拥抱自我,从原生家庭的束缚中解脱
今天中午,我有幸聆听了黄老师的课程。在课程中,有一个问答环节让我印象深刻。学员问道:“他在家庭中不自觉地承担起一些事情,而他现在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黄老师的回答让我深受启发:“不承担,你有这个意图就非常好。其实重要的不是你为什么想要承担,而是因为你内在有一个不承担就会很痛苦的信念。当你不再去承担的时候,这些身份认同就会垮掉,你需要的就是去面对这个痛苦。”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中午在视频号里听到的一位老师的分享。他说,原生家庭没有罪,这让我感受到他的思维高度。
无论我们的原生家庭如何,我们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原生家庭给了我们很多爱和支持,那么我们可能会缺少历练;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我们足够的爱,那么我们可能会一生都在寻找爱。
这位老师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他的妈妈在他特别需要被看见的时候给了他打击。然而,他没有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而是看到了妈妈给他的是一种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他说:“对妈妈而言内心有没有受到伤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活下来。”
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原生家庭给予我们的爱和支持。我们需要学会自己给自己精神力量,如果想要从父母那得到爱,那么自己去爱父母。虽然他们可能面对爱的时候会感到别扭,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直到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爱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痛苦。当我们不再去承担那些原本不属于我们的责任时,我们的身份认同可能会垮掉。这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这个痛苦,去拥抱身体和情绪上的不舒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总之,我们要从原生家庭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拥抱自我。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痛苦,学会自己给自己精神力量。我们要不断地去爱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突破自我,勇敢表达**
今天发生了一件小事,却让我有了深刻的领悟。一个学生给我发来消息,信誓旦旦地承诺要打扫干净卫生,然而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起初,我感到非常生气,但随后我意识到,生气只是情绪的一种反应,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处理这个问题。
当我看到学生发来的打扫卫生的图片时,我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饼”,既酸又丑,与实际的卫生状况相去甚远。我意识到,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选择沉默。以前,我总是认为,只要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尽力做好,同时我也不喜欢别人指责我。因此,我也尽量避免去指责别人,因为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然而,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人确实需要别人的明确指导和反馈,因为他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表现如何。如果我不给他们反馈,那么社会上的其他人也可能会给他们反馈,而这些反馈可能并不总是建设性的。
于是,我决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发现,当面对面地解决问题时,沟通效率真的很高。我告诉学生,他的打扫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而我也表达了自己对此的不满。同时,我也意识到,给予别人一些小恩小惠(比如饮料或小吃)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更高的期待,而当我没有满足这些期待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因此,我认为在与人交往时,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期望。
除了用温和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外,我也觉得用坚定的语言去表达同样重要。当学生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没有选择体谅他,而是直接告诉他事实——卫生并没有打扫干净。我告诉他,我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观察他的表现,看看他是否真的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此外,我还意识到,在帮助别人时,我也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和期望。例如,当我的朋友W告诉我有几笔钱需要我帮忙计算时,我告诉他,他自己应该先弄清楚并尽量自己完成这些工作。因为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不能总是为他提供帮助。
通过这些经历,我发现当自己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时,对方往往也会更加在意我的意见。如果我选择沉默或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对方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我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我认为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我还意识到,在帮助家人的过程中,我也能够突破自己的边界并拓展自己的思维。例如,当我能够帮助弟弟时,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和灵活。我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而是开始尝试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我很喜欢我自己,并且我看到自己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边界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