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在哪

之前看《好的孤独》这本书的时候,里面就讲到过“真正的自信者”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自信者,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探索什么是力所能及之事,会每天都用一定的时间来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后这句话我不知道是否正确,但前面的这句话我十分认同,一个自信的人,首先他要非常地清楚他的能力范围在哪里、他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的自信是坚实地建立在他的能力之上的。


反观我们中的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观点,对一些牛人略懂一二,就照搬过来,聊起来这些的时候,指点江山、夸夸其谈,这样也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肤浅”与“自命不凡”。


自信的人,沉着冷静,而自负的人,自以为是,这个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自信与自负之间,仿佛存在着一个模糊不清的边界,稍不注意,就越了过去,所以我们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自负”当成“自信”,更可气的是,“自负者”还会对自己深信不疑。


这两者都有“相信自己”的共同点,但它们也有一个不同的点,叫做“自知”。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自信的人,首先,他是一个自知的人。


“自信者”首先当是自知者——冷静地看清自己的能力,公正地评判自己的水平,包括自我之所长、自我之所短,然后相信自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自负者”则相反,往往是不自知者——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水准,掂不出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无法公正地评价自己,于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盲目地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古人又云,人贵有自知之明。想要“自知”,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之前看到一条推送,上面写了人的三种境界,分别是: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最难能可贵的是第三种,苏格拉底也说过:

跟别人相比,我一样一无所知,但我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我知道自己无知。


当一个人能够头脑清醒地了解自身的话,他是不会去与别人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比较,也不会去抱持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会踏踏实实从眼前做起,“知我所能”,然后做力所能及之事。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了解自己的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拥有全面、完整的自知,这本身就很难做到,因为很多人只能够看到自己眼下所拥有的东西,看不到更多没有触碰到的东西,就容易掉入“自负”的陷阱。


一个人如果能专心致志于自己情有独钟之事,尽其力、显其能,已是很大的幸运、非常的幸福,又有什么必要追求事事皆通、无所不能呢?


知我所能,容易自负,知我所不能,又易自卑,只有那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是自信。两者同时兼备,才不会走极端,这也需要靠修炼而来。


这就有了那句话: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对我不懂的事,保持尊敬与谦逊,对我了解的事,深入挖掘,对我所秉持的观点,并不会抱持“绝对正确”。这么说来,自信其实是一门我们一生都要修炼的必修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日,《好的孤独》读到关于自信与自负的篇章。 读的时候,恍然大悟,却也感觉价值观开始在被颠覆,内心受到了强大的冲...
    The_Pioneer阅读 1,805评论 0 0
  • 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是自信。 盲目自信是自负。 自信是一种低调的智慧。 自负是一种彰显的聪明。 自信的人收敛。 自负...
    眉目成书阅读 10,886评论 0 0
  • 1. 生命可承受之“重” 事实上,只有无法接受真实自我的人,才会用虚构的美丽自己骗自己,那是一种直面真相的瘫软无力...
    乐悠昱昱阅读 4,272评论 0 1
  •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 陈果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她,就在年初她上课的视频超级火。她上课时的举手投足潇洒和她那直接...
    杂书大管家阅读 3,655评论 1 1
  • 听了复旦大学陈果的课程,感触颇深,活出自己本真的样子,开心、快乐! 早年因 “朋友无用论” 走红网络的复旦名师陈果...
    Rechel218阅读 1,17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