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到标哥在朋友圈分享乘假日在办公室读书,于是联系他聊天。
我赶到他办公室已经是中午了,聊了一会他请我到旁边餐厅吃个便饭,一同还有公司的一个员工和她的孩子。
看着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我们不由地谈到了孩子的教育。
最近听一个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同志在和家长交流时告诫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读书很苦很累,要有心理准备。
我听了很不以为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孩子只会喜欢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未来其实是没有感觉的。如果在孩子开始学习时就告诉孩子学习很苦,捱过这段苦日子,以后才有好日子过,孩子只会有畏难情绪,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生病去看中医,对于熬出来的苦涩药汤,孩子大抵都是宁可挨打也不会喝的。无论怎么讲“良药苦口利于病”都没有用,很多家长都是用捏鼻子硬灌的方式才能让孩子将药汤服下。
可是对于小儿止咳糖浆,孩子没病都愿意喝,因为口感好。
我们成年人之所以能克服一些眼前困难,是因为经过教育能够接受一定程度上的延迟满足,对未来有美好的期许。
不过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这位@白昼 的答主一针见血的指出:
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
一味让孩子做好学习吃苦的准备,是不是反而让他们产生为难的情绪,弄巧成拙呢?
饭间,我们还谈到快乐教育的问题。前些年流行所谓快乐教育,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放任自流,等到孩子和家长期望值出现较大反差时,又不愿意继续等待,反而认为孩子有问题需要矫正。
其实真正的快乐教育是家长和老师通过引导,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主动学习取得好的成绩。科学家证实,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效率最高。
所以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的不应该是学习很苦,而是学习很快乐,自我比较,自我挑战。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也容易让孩子有信心学得更好。
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逼孩子学习也难取得效果也是同样原因。
一个印度的老师说:“教育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让他觉得口渴。”
他还说:“课堂上挑战老师很常见,当一个老师的观点被挑战时,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在我们这里是难以想象的,孩子挑战老师往往会被认为不尊重老师,不遵守教学秩序。而当孩子向家长提出问题时,大多会被家长搪塞,或者笑话、批评。
所以天生就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在我们这里不断被家长、学校和社会改变,改变成只能硬性地被要求学习老师和家长指定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话,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快乐学习呢?
我们从小被教育学习很苦,“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看到有很多虎爸虎妈用近乎残忍的手段培养出了天才儿童,个别的还功成名就。但是,这只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从小被培养成听话、爱学习的孩子内心有多少问题不为人知?
北大高材生弑母案的主角吴谢宇已经落入法网,但是真实的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去年在美国华裔圈也发生了类似悲剧。加州一个移民二代,拥有良好的职业(实验室科学家),一直被父母垂青,也是邻里眼中的乖乖仔,但在去年一次家庭矛盾中,年近30的他刺死了母亲、重伤父亲,而他的弟弟在17岁时因为叛逆被逐出家门,自生自灭。但弟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电竞行业,后来取得不俗成就,荣登福布斯青年才俊榜。
标哥还说起之前管理工厂时的一段往事。他们管理层学习了别人的经验,常常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向工人表达“大家辛苦了”,开始工人们都很受用,但时间长了,工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善意,而是觉得我们真的很辛苦,是不是要提高一下待遇?
标哥说并不反对随着企业经营情况的改善不断提高工人的待遇,但是为什么采取激励的手段起到了反效果?原来是心理暗示的原因。他们天天感谢工人工作辛苦,那么工人们就会从开始的对“别人对自己感同身受的理解”而感动演变到“我们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标哥他们改变了对工人们的问候语,不再说“谢谢大家工作辛苦了”,会结合每天的实际情况说“今天真不错,完成了多少具体的任务”,工人们的积极性又逐渐恢复了,因为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很能干。
标哥现在在用一己之力改变眼镜行业产业链,用旁人的眼光看做得很辛苦,但他自己对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感到的却是享受,因为自己在不断进步。
教育孩子千万别再说要吃苦的话,否则不但难以达到目的,反而有可能伤害孩子。有人总说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要知道任何结论都是有社会大环境这个前提的。当前人对心理学说还没有认知的时候,推理出错误的结论是正常的。况且没有对前人不断的否认,社会怎么会不断地进步呢?
前文提到的教育工作者并非不愿意将孩子教好,可是善良的愿意并不意味着有好的结果。现在教育的现状,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太多的人好心办坏事。
从哲学角度看,既然教育趋势并不向好,说明主流的东西一定是错的。这就要求我们家长现在要在教育的问题上听专家意见时一定要多思考,尽量做主流以外的少数派。
因此,在学校和社会都在告诉大家“学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时”,我们家长千万别对孩子说学习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