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今年2月份写的日记
周末,睡到10点多
他醒了在看iPad(人民的名义)
我下床做超复杂的红薯饼。
吃完饭1点多。是的,做了好几个小时。
快过年了,我想擦窗户,买了懒人神器刚刚到货,要去申通取。
-你洗碗我去拿快递,然后一起擦窗户怎么样?
拒绝,吃了饭上床躺,继续看iPad。
几番回合,一来二去,我有点生气了。
索性也就躺在了床上,拒绝交流。
他,亦然。
冷战开始。
故事背景,结束。
感悟是:
夫妻双方虽然住在一个屋子里,躺在同一张床上,但是要分清“公共诉求”和“个体诉求”。
如果是“公共诉求”,就两个人共同完成,比如存公款小金库。
如果是“个体诉求”,就诉求方自己去做,不要硬拉着别人。比如,你想吃一根糖葫芦,那你自己吃就好;你想擦窗户,自己擦就好。
还有,不要理所应当地定义“公共诉求”。
比如,打扫卫生,你觉得,垃圾桶都满了,应该倒掉,两个人都应该主动,这里是家。所以当你发现,有人从来不主动倒厕所的垃圾的时候,你想质问想吐槽想抱怨,(确实是个很小的事,自己干了也不会少一块肉)。但其实,别人对垃圾桶满了,该倒了的诉求,可能是在垃圾桶已经满到不能再满的时候,才是他觉得诉求到了的时候。但是你的诉求极限发生在他之前,你自己不能忍受垃圾桶满到冒尖尖,那你就在你的极限值倒掉,你的极限值就是你的“个人诉求“。
所以,要想夫妻和谐,要么充分沟通,把公共诉求达成一致,要么分清彼此的诉求极限值,自己处理自己的“个人诉求“。
有道理么?
不过处处都讲道理的地方应该就不是家了吧
(完)
我对自己的安慰
他在这里住了近10年
这里对于他来说,就是“宿舍”
你把这里当“家”,就自己收拾这家吧。
超贤惠如我做的好吃的红薯饼